今年是我返乡创业的第五个年头。一路走来,虽然经历过失败坎坷,但看到家乡的巨变,我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欢喜。
远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身边流水潺潺、小道蜿蜒,这是我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常有的美景,但它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就业岗位缺乏,乡亲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市谋生,美丽的村寨成了“空心村”。2017年的冬天,单位派我去丹寨县龙泉镇出差,刚到镇里,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原先荒废的空地上建起了古色古香的客栈,以往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硬化的水泥路,还有外地来的游客。经过一番打听我才知道,国家“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惠及了丹寨,创造了很多家门口的工作岗位。和家人商量后,我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丹寨担任丹寨万达小镇的轮值镇长助理,助推帮扶项目在丹寨落地生根,助力家乡产业振兴。
建茶园,是我和同事们啃下的一块硬骨头。丹寨的气候和土壤适宜茶树生长,但很多农户的茶田七八年没人管,撂了荒,锄草、施肥、修剪后也达不到标准。当得知有企业家要来丹寨万达小镇做轮值镇长,且要办茶园,我十分激动,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帮助企业家尽快了解农户情况,帮乡亲们找到致富增收的途径。我和同事们一起在村寨里挨家挨户走,了解有多少劳动力,都是什么年龄,擅长做什么农活,甚至细到每一户人家离茶园有多远,曾经有过什么技术,文化水平如何。经过多次沟通,乡亲们同意按照规范种茶,茶叶质量明显改善,大伙儿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这些年,作为镇长助理,我就像外来帮扶者和乡亲们之间的一座“桥梁”,一方面促使更多人了解丹寨、走进丹寨、看到丹寨的未来,一方面帮助乡亲们了解好政策、好项目,不断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我发现,像我一样回到家乡干事创业的年轻人可真不少,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大家齐心协力,一起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我坚信广袤的乡村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我也愿意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为贵州省丹寨县丹寨万达小镇轮值镇长助理,本报记者易舒冉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