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一批美术工作者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大遗址等地,亲身感受我国文物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饱满的激情创作了大量美术新作。在这些作品中,悠远的文明回响穿越千年时光,灿烂的民族瑰宝绽放时代光彩。
讲述动人红色故事
革命文物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近年来,我国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革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教育功能不断强化。不少美术工作者聚焦各地保护、管理、利用革命文物的实践探索,以画笔生动讲述红色故事。
一件件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美术工作者用画笔追寻红色历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接连涌现,成为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喻涛版画《见证·革命友谊之借款信》便以一封红色书信为对象,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革命友谊。这件作品是画家在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寻访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借助超写实的表现手法,创作者生动还原了信件刚写好时的历史情境,带领观者走入峥嵘岁月。田黎明中国画《铭史册页图》、王小舟中国画《足迹》等作品,着重刻画了历经烽火洗礼的军号、军装、马灯等物品。面对有着独特精神底色的革命文物,美术工作者不局限于写实再现,而是不断创新构图形式、材料技法,将人文情怀注入笔端,在特写式的描绘中,使作品展现出信仰的力量与精神的传承。
如今,许多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焕发新风采,成为人们参观游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聚焦这一现象,一批美术工作者通过不同视角,描绘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持续走向深入的崭新画卷。在李江峰油画《青春之歌唱响之地》中,修缮一新的北大红楼屹立于街角,四周往来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历史建筑与现实生活的交相呼应,既体现了革命旧址焕发新风采,亦触发观者的深层思考。孙立新油画《四渡赤水纪念馆》、陈树东油画《陕北“十二月会议”会址》等作品,通过对革命旧址的具体刻画,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在历史沧桑中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杨国瑞中国画《功勋号》以淡雅工细的笔墨,表现了一群青年在博物馆中参观军事文物的场景。透过这些以红色精神为底色的美术作品,人们更能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
展现多彩文明画卷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保护好、利用好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美术工作者也致力于成为文物保护的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他们积极开展实地考察,以丹青抒写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现当代文物保护利用新面貌。
伴随考古发掘项目的有序开展,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遗址,既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一些美术工作者走进考古遗址,用画作展现其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像管建新油画《良渚遗址》、刘小同中国画《古格遗址》等作品,通过对考古遗址地的多彩描绘,传递文明之美。一些美术工作者遍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其历经岁月洗礼后迎来“新生”。在杨飞云油画《正定县天宁寺凌霄塔》、文中言版画《故宫角楼》等作品中,观者可以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丁一林油画《云冈石窟之二》、沈康油画《丝路乐章》、郭仲正油画《麦积山》等作品,聚焦石窟寺保护利用。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美术工作者都着力在描绘巍然壮观的石窟寺的同时,折射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风貌。
我国文物保护与考古取得的新成效,离不开广大文物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在众多艺术佳构中,以文物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叙事巧妙,主题鲜明,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袁元、季承禹油画《敦煌女儿》表现了“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工作的场景。画面背景是跨越千年的敦煌石窟壁画,樊锦诗手持手电筒立于壁画前,似在思考,又似在展望。画家特意用油画刮刀在亚麻画布上厚涂油彩,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硬朗,以此体现樊锦诗的执着坚守与无悔奋斗。党志斌中国画《千年对话》则通过描绘普通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致敬这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追梦人。作品中,充满朝气的考古工作者或在清理文物、或在认真记录,从他们身上,观者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抒写旺盛发展活力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文物保护领域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云展览、云教育等活动火热开展,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渐成规模……在美术工作者笔下,我国文物事业活力迸发的精彩图卷徐徐展开。
随着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美术工作者走进身边的博物馆,以画笔记录所见、所思、所感,展现文物“活”起来的新面貌。在水彩画《楚风·皿方罍》中,湖南画家石明祥将出土于家乡的两件代表性文物——马王堆三号汉墓T形帛画与商代皿方罍绘于同一画面中,讲述国宝背后的传奇故事。王忠鹏水彩画《铜之语》以细腻的笔触、敦实的造型,使作品氤氲着文明之美。刘海涛中国画《博物馆之都》、陈轶涵中国画《对话》等作品,以人们参观博物馆为主题,侧面反映出博物馆发展成果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享。
透过美术作品,亦可感受到文物保护利用与百姓生活的密切联系。像黄东兴油画《大梦敦煌》便以取材自敦煌壁画的民族舞剧为表现主题。舞台上,演员们正翩翩起舞,与背景中石窟壁画上的飞天形象相呼应,共同演绎敦煌艺术之美。郭争光油画《鼓浪屿印象——暖阳》则展现了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的一角。供游人休憩的座椅、懒洋洋的猫与具有温度的历史建筑相映成趣,温暖的色调渲染出鼓浪屿的悠闲与诗意。历史记忆与当代生活交融共生的美好图景,成就当代美术作品中一道亮丽风景。
文物“活”起来的新风采,不仅受到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关注,也吸引着许多美术爱好者。一些90后、00后紧随时代发展,运用便捷的电子设备手绘文物图鉴,画风清新,内容新颖,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些创作实践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媒介,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与喜爱,体现了文物展示传播与当代科技手段、艺术形式的“无缝对接”。
以文物保护利用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体现了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气象。这些作品大多出自中青年美术工作者之手,他们以活跃的艺术思维,通过不同形式展现我国文物工作的新进展,为主题性美术创作拓展了空间。新时代的中国,文物事业前景广阔,期待更多美术工作者让文物华彩在笔端绽放。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