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更好造福世界人民(人民论坛)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④

仲 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3日   第 04 版)

  2020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回信中写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复信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小学生时指出:“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亲切诚恳的话语,展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推动各方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主张激荡起全球回响。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就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聚焦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系统阐释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针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不懈努力、砥砺前行,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

  呵护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贡献着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这些成就本身,就是中国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今天,云南亚洲象北移南返的画面温暖世界,塞罕坝、库布其的荒漠化治理经验广泛传扬,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把降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中国以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效告诉世界,只要坚定信念、付诸行动,就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事业,与31个合作伙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无论是为地球降排放、开启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还是为万物谋和谐、推动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抑或是为世界添福祉、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

  仰望夜空,星河灿烂。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面向未来,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将继续与各国携手并进,让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更好造福世界人民,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