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用艺术点亮城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李翔宁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3日   第 20 版)

  图为成都环城生态公园。
  李翔宁供图

  图为城市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
  李翔宁供图

  图为城市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
  李翔宁供图

  核心阅读

  昔日单一的展陈式公共空间艺术,渐渐变成更具广泛参与度的社会文化活动,推动共建美好家园共识的形成。

  城市美学建设走入人们的视野,空间魅力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艺术正在为城市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艺术设计实践立足历史文脉、结合时代需求,对城市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城市精神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还与艺术审美等精神追求密不可分。将美学与艺术实践融入城市建筑与规划,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之美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文化,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发展与美学艺术相融合,互为驱动,其中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梳理和总结。

  让城市居民享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多以雕塑、绘画等静态形式出现。而今天,城市公共艺术不再仅仅提供被欣赏的艺术作品,更鼓励人们参与其中,和艺术作品、城市空间产生良性互动。可欣赏、可游玩、可分享等多种创新形式,使城市空间里的艺术更具体验性、传播性。昔日单一的展陈式公共空间艺术,渐渐变成更具广泛参与度的社会文化活动,推动共建美好家园共识的形成。

  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共同主办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至今已经举办了4届。从黄浦江的徐汇西岸到浦东东岸,再到杨浦滨江,城市空间艺术季以艺术活动连通上海的滨水空间,将原来废弃的工业遗产活化为城市文化场所。去年,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看到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公共艺术大有可为。引来居民驻足体验的艺术装置、充满设计巧思的休闲椅、让人眼前一亮的居民楼外墙面彩绘……许许多多“小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从社区环境特点和需求出发,最终服务于社区居民生活,让人踏出家门就是“诗和远方”。设计工作坊、艺术工作营与居民讲堂等活动,为人们提供亲近艺术、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机会。城市公共艺术点亮公共空间,为城市增添文化趣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多样化的艺术空间为市民搭建深度参与艺术创造的平台,“互动”成为当下城市艺术新热点。比如,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就为市民提供了“有设计、可参与”的休闲生活方式。它秉持都市农田运营理念,鼓励人们认种树木,让市民和游客在一系列的自然科普活动中亲近自然和农耕,在参与中一起完成公园的艺术景观建设,实现生态与美育的自然结合。

  为城市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无论是调整城市结构、重构空间形态,还是改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都离不开城市更新。如今,城市美学建设走入人们的视野,空间魅力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艺术正在为城市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配合大型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城市更新改造,是一种以艺术为媒介的有效策略。例如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就持续探索将艺术融入城市空间更新的路径。2013年,第五届展览主展场设在蛇口的废弃厂区,以历史悠久的浮法玻璃厂为代表的工业遗址,变成人头攒动的数字艺术展馆。同期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在实现美育功能的同时,带动周边餐饮、酒店等服务业的发展。2017年,第七届展览主展场设在城中村南头古城:不仅将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植入这里的大街小巷、住宅和厂房,而且将展览与老城更新计划相融合,推动当地多处空间更新,为居民生活注入艺术活力,引发建筑学家、社会学家和艺术家对城中村空间利用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利用艺术和设计活化城市的存量空间,将昔日的零散用地转化为新的市民公共空间。百禧公园位于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内,其前身是货运铁路途经之地,在铁路支线退出历史舞台后,又在长条形空间上形成了上海“最长”的菜市场——曹杨铁路综合市场。而今经过重新设计改造,这里已经变成一座总长度约1公里、拥有3层空间的立体式“空中花园”。设计者利用场地狭长的特点,配合不同的公共设施和空间节点,开辟出艺术长廊、群众演出舞台、运动场、文创集市等空间,“长藤结瓜”般关联起附近的居民小区、学校等。它不仅打造了一处可供市民观赏、休憩、漫步的景观,还表达了对城市集体记忆的尊重,实现了再创造。上海永嘉路“口袋广场”同样立足社区独特性,在广场设计及材料、结构选择上充分考虑日常使用与管理,鼓励居民参与到空间更新和生活场景的构建中。

  今天,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艺术驱动城市更新。北京国际设计周带动前门大栅栏等历史街区的更新,浙江松阳用建筑设计推动当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还有湖南常德的老西门棚户区更新,等等。

  以城市艺术设计和艺术活动延续城市文脉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家具”的一部分,是城市品格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城市艺术设计实践立足历史文脉、结合时代需求,对城市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城市精神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在雄安新区,白洋淀因其质朴自然的风光和作家笔下的描绘而为人熟知。围绕雄安生态堤,来自各地的建筑设计师结合当地独特的淀泊风光,将传统建筑形式与茅草等地域性材料相结合,为雄安创造了一系列可提供生活和旅游服务的公共设施。这些独特的小品建筑有如一颗颗珍珠,串缀起美丽的“雄安项链”。

  当前,各地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艺术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山东淄博以古老的瓷都文化、琉璃技艺为依托,将陶琉主题展、陶琉文化影像展等,以及众多文旅惠民活动纳入城市公共文化体系。传统的陶琉制作技艺走下美术馆的展示台、走出世代传承的手工作坊,走进大街小巷。

  此外,多媒介的艺术活动也有助于城市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山西平遥国际电影展都孕育于历史积淀深厚的千年古城,培育多年的艺术展深受人们喜爱,并吸引当地群众参与其中。“古城+艺术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一方水土的历史纵深,更在于借助艺术活动激活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历史古城对话世界、连通古今文脉的发展愿景。这些艺术实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化素养,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在传承创新城市文化的进程中,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能。一方面,它守护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它促使我们在宽广的社会生活中建立传统与当代的连接,推进传统文化与当代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用艺术点亮城市,艺术正逐步深入城市生活,润物无声地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惠及更广泛的人群,成为形塑当代城市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制图:赵偲汝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