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财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法”(财经观)

吴秋余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2日   第 18 版)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精准、直达、定向等优势,有助于更好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推动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设立“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支持公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和货车司机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个人……今年以来,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央行持续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

  从经济发展全局和长期大势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就要求宏观调控措施必须更加精准,通过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定向调控,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精准、直达、定向等优势,有助于更好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2020年央行创设的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例,截至去年底,累计撬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16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3万亿元,对帮助疫情影响下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因此,在保持金融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要积极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要推动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落地,更好发挥其撬动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当前国内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要充分挖掘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潜力,加快相关贷款投放,推动信贷总量增长。金融机构也要积极行动起来,用好用足各项激励政策,增强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好实现精准导向。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推出时,均精心设计了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挂钩,成为推动工具快速有效落地的“内驱力”,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推动相关政策工具落地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好这些激励和约束机制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金融资源定向直达实体经济,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通过动态调整激励资金比例、监管约束机制等措施,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出更有效、更精准的支持作用。

  日趋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也是中国经济在压力下保持强劲韧性的重要支撑。相信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持续发力,实体经济将获得更有力、更高质量的金融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