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2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兰州新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报记者 董洪亮 银 燕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0日   第 01 版)

  来到甘肃兰州新区,只见道路笔直宽阔。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的智能温室内,工人们正在采摘鲜嫩的果实。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2848名搬迁群众,住进了新建的两层小楼。“丰收”成为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十周年关键词。

  2012年8月,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获批设立。十年来,兰州新区从一张白纸起步,紧扣国家赋予的定位,坚定不移以系统改革破坚冰、以产业集聚壮实体,以创新开放提能级、以生态治理优环境、以城乡融合拓格局,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改革创新

  从“学习跟跑”到“比学赶超”

  成立之初,兰州新区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供学习借鉴。

  兰州新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一批基础性、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许多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曾经“学习跟跑”的兰州新区实现了“比学赶超”。

  “建区时,基层力量薄弱,企业和群众办事有点难。”兰州新区主要负责人说,近几年,新区将原有部门及事业单位、市属分支机构优化调整,最大限度压减内设机构,将半数机关人员调整充实到街道(社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十年间,兰州新区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如今,营业执照即时即办、立等可取,开办企业从22个工作日压缩到30分钟内办结。”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小斌说。

  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投资项目审批时间逐步压缩……一系列便民惠企政策让人们感叹“新区速度”。

  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对新区营商环境赞不绝口。自2021年12月16日项目开工,该公司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一期项目全部桩基工程,不到半年时间实现8台套机组的首条生产线投产出箔,相比行业同类项目,从开工到试生产建设周期缩短了12个月。

  集链成群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新区兰石集团的生产车间,一台“庞然大物”呈现眼前,银色光芒闪闪发亮。这就是兰石重装研制的内蒙古大全多晶硅项目首台国产化N08120材质冷氢化流化床反应器。项目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对该装置原材料的垄断,在国内多晶硅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实现突破。

  兰石集团副总经理、兰石重装公司董事长张璞临说:“N08120可满足多晶硅制造设备大型化、轻量化需求,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等工作环境中,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

  这是兰州新区奋力发展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兰州新区大力培育以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为主导,数据信息、商贸物流、生物医药多元支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从2010年的不足5亿元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300亿元,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建设速度非常快。新区对化工企业的门槛、标准要求都很高,各环节都有专人把关,尤其是管理方面更严格。”来自重庆化工企业的投资者石广说。截至今年6月,化工园区已累计落地建设项目141个,总投资超600亿元。

  在兰州新区的东北部,面积近30平方公里,功能完备、空间有序、循环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中,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一带一路”建设为甘肃带来发展机遇。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已到发国际班列115列,国际班列累计到发550列,涵盖木材、粮食、铁矿等。2021年,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实现贸易额77.2亿元,同比增长141%。兰州新区铁路口岸已成为“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和国际物流通道的集散地和集结点。

  生态宜居

  现代化丝路新城崛起

  公路纵横交错、铁路畅通繁忙、航空四通八达,如今的兰州新区全面构建起公路、铁路、高铁、航空“四个枢纽”内联外畅交通网络。

  “我2010年到新区工作,那个时候新区道路少、等级低,和现在比差远了。”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宋国锋回忆。

  2012年12月21日,兰州新区第一条城市道路——纬一路建成通车。新区以“四纵四横”路网框架作为新区的城市发展轴,构建城市路网的“脊梁”和“骨骼体系”。在此基础上,十年间,新区先后建成黄河大道、长江大道、贺兰山大道等城市道路179条,通车总长度约800公里,各类桥涵194座,在甘肃省率先实现了建制村100%通公交。

  “十年前,这里光秃秃的,没想到十年后绿色会随处可见。”提起新区近几年来的绿色变化,居民郝海清脸上满是喜悦。

  为了让黄土地披上绿装,让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兰州新区结合撂荒地整治和未利用地生态治理,将零碎的低质土地、水土保持能力差的低效林地改造为集中连片、苗木成活率高、自然存水好的高标准农田和生态经济林,截至目前,完成生态修复12万亩,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提供了经验。

  自开发建设以来,兰州新区统筹推进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建筑与小区、湿地水系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截至今年6月,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20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6%。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成为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近3年空气颗粒物浓度明显下降,风沙扬尘天气减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多,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显著改善。

  8月15日下午,舟曲县的搬迁村民尹四十六高兴地把家具往120平方米的新房里抬。“工作的事不用发愁,我们搬迁过来之后有地方打工,期待以后的新生活。”尹四十六是舟曲县实施避险搬迁以来,今年第四批搬离灾害多发地、入住兰州新区新康村的900多名移民群众中的一位。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累计承接舟曲搬迁群众11批次1700户6851人。他们的就学、就医、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获得全面保障。

  不久前,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把发展壮大兰州和兰州新区作为加快全省发展的战略抓手,促进兰州新区高质量开发建设,打造实体经济新高地,为兰州新区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已有十年。兰州新区将按照国家赋予新区的战略定位,在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中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