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感言)

尚福林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7日   第 10 版)

  既要利用金融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要促进可持续发展,由输血变为造血,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当前,要深刻认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新形势、新挑战,既要利用金融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要促进可持续发展,由输血变为造血,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

  产业兴旺、乡村建设、农民致富都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服务产业兴旺。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农业现代化需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多、中小农户数量占比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在培育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依然需要投入更多金融资源,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服务乡村建设。当前,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金融服务乡村建设有很大的潜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需要大量中长期信贷投入;打造生态宜居乡村,保护修复乡村生态,需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释放绿色生态价值;盘活乡村优质资源,支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也离不开金融支持。

  服务农民致富。第一,要继续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普惠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农民工群体和新市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树立风险可控、信用良好的健康心态和消费观念。第二,要深入挖掘农民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民收入提高,要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要注重提高农民群体的金融素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民资产保值增值、健康养老等金融需求。

  金融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有可为。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动大型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多作用,增强地方中小银行的服务能力。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继续探索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推广银政、银担、银保合作模式,提升信贷产品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顺应新形势下数字技术向农业农村领域渗透的发展趋势,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有机融合。三是发挥协同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作者为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本报记者葛孟超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