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2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发言摘编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9日   第 14 版)

  图为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五河交汇处风景如画。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7月25日至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守文化建设的灵魂,坚定先进文化的方向,立足打造成建言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的一流平台,塑造为具有中国风韵、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更好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现将论坛发言内容摘编刊发。

  ——编 者 

  

  坚定文化自信 努力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 胡和平

  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创作演出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文化和旅游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文化供给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大力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丰富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旅游为民,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推出更多惠民举措,更好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们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推动旅游“上云、用数、赋智”。探索发展集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低碳、主客共享的绿色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旅游发展相统一。倡导文明旅游,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牢牢把握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规律特点,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共创美好生活。坚持以文塑旅,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让旅游成为难忘精神之旅、文化之旅。坚持以旅彰文,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找准契合处、联结点,形成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

  希望北京文化论坛打造文化建设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创新合作平台,成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金名片。

 

  向着新时代的广阔天地攀登创造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铁 凝

  天空是飞鸟的光荣,高峰是攀登者的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每一个作家、艺术家,都是向着天空的梦想者,为了梦想在漫长艰辛的艺术道路上跋涉。在这条道路上,那些根本的信念像星辰一样指引着我们,我把它们提炼为三个至关重要的词,那就是时代、人民和创新。

  第一个词是时代。体现着时代高度、描绘着时代气象的作品,必定构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地图。生当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作家、艺术家既要像翱翔的鹰,又要像扎根土地的树。作为鹰,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从总体上把握时代与生活,越过千山万壑、茫茫人海,看见百川东流、斗转星移。作为根深叶茂的树,我们要张开所有的枝叶和根须,感受这个时代经验与心灵具体的、细微的变化与律动。从人民生活一切鲜活和具体的方面,把握时代的大势,体现时代的精神。

  第二个词是人民。人民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心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的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为了人民、走向人民,是一个从具体到总体、从总体回到具体的辩证动态过程,在人民创造历史的总体性视野中蕴含着生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差异性。这就为新时代的文艺敞开了艺术的、审美的、历史的、政治的广阔天地。

  第三个词是创新。大家可能都看过《只此青绿》《唐宫夜宴》,还有令人惊艳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这样的艺术是有根的,向着天空、向着现实生活绽放,同时又是新的、现代的,涌动着这个时代的活力和梦想。这些作品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地诠释了作为艺术实践的创新的丰富含义。当作家、艺术家把他的根深深地扎在我们民族世代相传、同时又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之中,他就是一个永远携带着故乡的人。有故乡的人不惧远行,他有坚定的自信去面向现在和未来、面向世界和全人类展开新的创造。因为他相信,他的根本责任就在于使这伟大的传统不断获得新的生命、不断向着新的天地伸展。

 

  立足首都定位 坚持首善标准 努力开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局面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吉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历经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文化中心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更加多姿多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职责使命,扎实做好首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思想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首都的文化建设。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导,为我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些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实施了《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首都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时代。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其独特的文化而更具魅力。古都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根脉和底色,红色文化是当代首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京味文化是首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创新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活力与追求。

  三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群众文化的获得感。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公共图书馆和影剧院。我们大力打造“书香京城”,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我们每年举办两万多场市民文化活动,倾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

  当前,北京市正深度落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市政府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将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坚持传承创新,深入挖掘首都文化资源;我们将坚持服务人民,全面提高文化发展水平;我们将坚持首善标准,胸怀“两个大局”,不断推动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共创与共享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 江小涓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人类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要素。人们总是强调文化共创和共享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前,无论是政府能力、市场能力还是技术能力,都没有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数字技术为文化生产领域的共创和消费领域的共享提供便利和支撑,文化成为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首先,数字技术为普通人共享文化产品提供低门槛支撑。一是突破了阅读能力障碍,消费者无论阅读能力如何,都可以通过图像和视频等形态欣赏丰富的文化产品。二是突破了财富能力障碍,消费者以较低费用甚至免费登录一个平台,文化服务就会应有尽有。三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移动性,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空间移动频繁的特点,利用片段时间欣赏文化产品。四是突破了信息有限的障碍,消费端的智能搜索技术和生产端的智能分发技术,使消费者能够从网络海量的文化产品中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其次,数字技术为普通人共创文化产品提供低门槛支持。一是突破了大众创作能力障碍,那些文化创作“专业”能力不足的人群,也能将极富创意的灵感转化为文化产品,例如发布自己的视频、照片、脱口秀等。二是突破新创意新作品“面市”的障碍。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注册作者总数已达1400万,如此规模的作者群,在线下难以找到呈现其作品的场景。三是突破固有创新模式的障碍,线上的创作者不仅分享其产品与服务,还与粉丝交流分享生活方式等。

  第三,数字技术促进普惠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地域广阔,一些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乡村小学,音体美老师缺乏。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各年级特级老师提供的音乐教育课程。政府支持或购买的各类优质文化公共服务,通过网络能够让更多消费者获得。

  第四,继续补短板推动数字文化繁荣和公平。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普惠,为每个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提供网络可及性和平台可及性。影响社会价值观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不当信息问题、信息茧房问题、虚假信息问题等,都需要政府的监管和引导。

 

  深化文化交流互鉴 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张 旭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对于中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职责。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支持北京开展文化交流合作,通过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活动,助力北京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围绕本次分论坛“交流·合作·发展”的主题,我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第一,用文化自信夯实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需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规则制定,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北京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前沿阵地,是首善之区。希望北京市大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加强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明上当好表率、走在前列。

  第二,用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交流的魅力和活力。我们应着眼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全局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进一步健全文化交流机制,加强多层次文明对话,让文化流动起来,让中国故事生动起来,充分彰显文化交流的魅力与活力,持续提升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国际认同。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中华文明历来重视首都城市的教化功能。进入新时代,首都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作用愈发凸显。希望北京进一步创新文化交流机制和平台,向世界展示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让各国了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第三,用科技赋能提高文化交流的效率和深度。我们必须顺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抢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机遇,集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探索文化表现新形式、文化表达新路径、文化产业新业态,在“云端”架起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北京是全球科教资源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科技和人才是北京的最大优势。期待北京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在运用科技创新文化交流方式、重塑文化交流格局上开展更多的探索,取得更多的成绩。

 

  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创”重要论述的体会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方江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深入阐发了人类所处文化世界中若干关系的科学内涵,对于科学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启示。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以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涵养坚定的文化自信,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走出强烈怀旧情绪与极端否定传统的矛盾心态,在普遍的文化与价值观自信心态中确认和坚守既有体系文化价值。

  二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文化价值定力与发展定力,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价值,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桥接传统与现代,连通中国与世界,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三是坚持礼敬守护。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重要要求落到实处细处,以对历史、对文化的虔诚敬畏之心和责任担当意识,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与文化涵养价值,统筹好保护与发展。

  四是坚持转化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确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通过主流价值赋能、专业精进赋能、科技运用赋能、创意设计赋能、产业发展赋能,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榫,推进“别具一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别开生面”,蓬勃发展。

  五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对话。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既坚持民族文化立场,又尊重不同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汲取不同文明的有益因素,共享人类文明丰盈和谐之美,在人类文明多样性中凝聚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广泛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持续为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创”重要论述的学理性阐释、学术性表达、大众化传播作出新贡献。

 

  加强融媒传播 扩大中华文化亲和力影响力

  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 周宗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知相通提供了“金钥匙”。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亲和力影响力,是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媒体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我们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行脚人”,躬身入局、挺膺担责,驰而不息传播好中华文化,久久为功。要做促进民心相通的“牵线人”,做好“铺路”和“架桥”工作,更好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做推动跨文化传播的“破壁人”,破除跨文化传播上的各种壁垒,消弭文明赤字,创造文明盈余,让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之光照亮世界。

  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把中华文化打造成一张亮丽名片,让中华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让中国形象更加可信、可爱、可敬,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第一,要立足于人,创新话语表达,注重平等交流,让中华文化“讲得出”。第二,要坚持守正创新,丰富传播方式,让中华文化“看得见”。第三,要以创新思维挖掘核心元素,提炼精神标识,让中华文化“记得住”。第四,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遵循,助力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传得开”。

  我们要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推动不同文明彼此尊重、彼此欣赏,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的美好画卷。新华社愿与海内外媒体同仁一道,自觉肩负时代重任,发挥融合传播和全球布点优势,扩大中华文化亲和力影响力,努力做好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的篇章。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