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综合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编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1日   第 15 版)

  释放出人才的巨大创造力

  全国政协常委 刘忠范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是关键。我们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大环境,打造无数小舞台,释放出人才的巨大创造力。建议:

  切实完善人才评价。创新的沃土,是让更多的人心动起来想做事,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能做事。

  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需要通才,更需要专才。包容性文化是创新沃土的特性,可以让各种人才展示才华、脱颖而出。

  大胆放权,充分赋权,给予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信任是最大的压力,也是释放人才创造力的闸门。应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让千百万人才个体的创造力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洪流。

  统筹两个大局,把握战略机遇,打造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环境,聚全球英才而用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同时积极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王京清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必须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议:

  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低碳绿色发展,需要科技先行,人才引领。为此,要围绕低碳绿色发展在科技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为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着眼长远,在高等学校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培养“双碳”人才,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保证。

  充分发挥国际合作组织作用,推动人才积极参与。绿色发展、改善气候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在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总部设在北京。建议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和联合国有关组织的作用,推进全球绿色发展,造福全人类。

 

  培育新时代科技领军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 钱 锋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建议:

  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引导高校瞄准世界工程科技前沿和国家“高精尖缺”领域,培育学科增长点,布局交叉学科新方向。鼓励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科学技术和人才成长规律,持续优化学科体系和内涵。构建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专业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

  探索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科+人工智能、工科+医学”双学位、主辅修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全新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将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融入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工程科技人才跨学科培养方式。打破学科藩篱,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共同打造新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加强工程科技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用好用活文化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 安 庭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化人才软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的重要基础。用好用活各类文化人才,对推动我国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

  聚人才,大力拓展文化同心圆。做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宣介的同时,面向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及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各国人才,进一步拓展各类平台与渠道,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扶持,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更加重视文化人才的创造力,更好调动他们参与各项事业的积极性。重视师承关系中的“传、帮、带”,在文化人才中弘扬工匠精神。

  重培养,鼓励高等教育的文理交叉。鼓励理工科院校设立文艺教育课程,鼓励文旅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在高校设立文艺教育的奖励基金,提高理工科学生学习文艺课程、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梯队。

 

  精准施策开创西部人才工作新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 蔡晓红

  以重大项目和平台集聚人才,为西部发展授之以“渔”。建议设立西部专项,将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切块,在西部布局一批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前沿科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平台,以重大项目和平台集聚优秀人才,精准支持西部区域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

  创新机制,用心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在人才引进、使用和评价上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才,用心打造适宜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建立体现知识价值、成果产出、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奖励和薪酬分配机制,使其收入与业绩挂钩、回报与贡献匹配。创新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或挂职等方式,柔性聘用急需人才。

 

  深化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 程建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高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等机制方面,出台一系列科学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推进相关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

  加快推进改革,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对高校事业编制进行科学配置,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鼓励高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打破人才激励天花板。

  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做好各类人才计划的顶层设计,实现分类精准评价。扩大成果奖励覆盖面,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推出更多创新成果。考核评价层面,凸显“国家属性”,淡化“单位属性”。打破单位间的藩篱,建立不同合作单位之间的成果互认机制,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效融合、友好协同。成果奖励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避免“各自为政”。对各类人才计划实施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明晰各计划的定位,减少交叉,并调整奖励布局,扩大学科覆盖面。探索构建师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不断完善新时代人才评价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 赵家军

  好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导向鲜明、操作性强、公正平等、灵活多样。

  优化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地设置人才评价指标。要结合指标设置,丰富评价手段,灵活采用评审、述职、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方式,突出成果质量和原创价值,破除片面以论文、专利、项目、经费论英雄的评价方式。

  厘清评价主体。让懂行的“专家”评,发挥好业内专家、专业协会、第三方人才评价机构等主体的作用;让用人的“东家”评,加大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自主权下放;让接受服务的“大家”评,人才评审应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增强认可度。

  灵活多元评价。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对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健全动态评估。科学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培养卓越工程师

  全国政协委员 张忠阳

  工程师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资源,是实现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智力要素,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坚持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卓越工程师,是高校与企业的共同使命,需要发挥两者的优势资源。让高校和企业都有积极性,需要一定的机制保障,让企业的资深工程师走上高校讲台,让学生在企业内获得丰富的动手实践机会。

  坚持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课程应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商定,与未来的从业领域结合得更加紧密,专业性更强。通用的数理基础课程不能少,要求也不能降低,还要增加从业方向所需的多专业课程,打牢设计、制造的多学科基础。

  坚持提高人文精神素养。没有思想难成大器,卓越工程师必须塑造独特的精神品质。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也要尽可能创造国际交流机会,逐步塑造中国卓越工程师的特质和品牌。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全国政协常委 饶子和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向好发展,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时不我待。建议:

  摆正心态、清醒认知。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要以理性态度推动国际合作,对我国的科技实力要有清醒和准确的评估,既要充满自信,也要正视差距,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

  持续推动创新要素的配置,营造创新生态。对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要予以坚定且持续稳定的投入;通过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国际科研以及应用转化合作网络;在保证国家生物科技安全的前提下,研究更好的数据开放共享策略和互惠合作模式。

  重点关注青年人才培育。引导青年人才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主战场发挥作用,为他们营造安心稳定、容错纠错的科研环境。

 

  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 尚 勇

  向人才主体授权要放到位。进一步下放科技项目立项权,对重大战略性基础性科研项目主要授权国家实验室及相关全国实验室承担,以预算拨款支持为主,稳定支持、科学考评。将职称评定权真正下放到用人主体,从根源上破除“四唯”。

  推动用人主体改革到位。强化“不能用管理行政干部的方式管人才”刚性约束,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赋予科学家及团队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资金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确保每周五天时间用于科研,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科研”等具体要求落地见效,作为硬性指标进行督察、考核和问责。

  采用特区模式加快人才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心城市中,优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在深化科教融合等人才发展综合改革、建立“四个机制”上先行先试,赋予更大的改革探索自主权。

 

  加强现代医学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 张 澍

  现代医学需要道德高尚的学者型医生和专家,需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临床经验、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建议:

  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医学人才培养需要针对基层医疗、重点学科有的放矢、高效实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国际上尖端研究领域等重点投入。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职业的始终,并改革相应的评价体系。

  给创新型人才以空间。人才需要培养,对创新型人才来说,更重要的是发现并为他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和环境。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机会,允许他们打破常规研究,对失败要有包容空间。

  注重拓宽医学人才的国际视野。鼓励走向国际,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想、国际眼光、创新意识并熟悉国际标准和规则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以人才特区聚天下英才

  全国政协委员 施一公

  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一条符合国情的可行之路。建议构建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试点对象的选取,建议由区域地方转变为创新主体,选择具备条件的个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重点考虑其改革意愿和改革优势,严格控制试点数量。

  试点改革的设计,建议由自发式改革转变为中央统一领导、统筹部署,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保证政策的有效衔接、资源的有机贯通。

  试点改革的举措,建议在人才“引育留用”的关键环节,给予人才特区特殊政策。例如,赋予试点单位一定的人才项目评审自主权,采取选人而非项目的方式长期稳定支持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科学家;对试点高校给予学位设置、招考模式、培养方式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支持培育建设国家级创新基地等。

 

  扎实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 张政文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议:

  全面构建拔尖人才高质量培养体系。一是明确培养规格。着力培养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世界眼光的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他们对重大问题的判断把握能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行动能力和解决具体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等。二是优化培养路径。积极探索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实战现场中去培养人才。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重视人才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与爱国情怀等方面的深度培养。

  加强组织领导与综合保障。将“中国特色”与“现代教育制度”紧密结合,构建拔尖人才培养的评价支持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切实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鼓励龙头企业培养创新人才

  北京市政协委员 齐向东

  鼓励龙头企业针对“卡脖子”难题,通过承担国家重大前沿技术研发工程,培养创新技术人才。关键性的创新人才都是从重大工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建议出台具体政策,鼓励龙头企业投资重大技术研发工程。例如,对一些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运作,研发成功后由政府验收;给予专项资金补贴等。

  打通企业和高校两个人才“蓄水池”,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联合培养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例如,在工程硕博士的招生中,加大企业选人权,企业参与制定课程体系;专业培养以企业为主,工程硕博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企业创新项目等。

  

  树立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 杨元喜

  培养现代科技人才,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热爱加热情的爱国精神。没有对祖国和对事业的热爱,就没有创新的热情;

  无私加无畏的奉献精神。没有无私的付出和无畏的奋斗,就不会有不计名利追求真理的境界;

  坚定加坚韧的敬业精神。坚定需要胆量和胆识,坚韧则要求具有耐心与耐力,要有为实现科学目标久久为功的定力;

  求真加务实的实干精神。求真是追求真理,务实是实事求是。科学事业必须以真为本,探寻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

  创新加创造的超越精神。创新成就新观念、新理论,创造成就新技术、新装备;

  协作加协同的团队精神。协同是协作的升华,强调多个攻关团队为一个共同目标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协同攻关。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