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安踏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履行社会责任

全心做实业 一起向未来

本报记者 刘晓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4日   第 16 版)

  493.3亿元!今年3月,安踏集团发布2021年营收数据,连续10年位居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首位,拥有超过16%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2007年7月10日,安踏在香港上市。15年来,安踏股价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0%,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可选消费品板块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在全球体育用品企业市值排名中位居前列。“站在新起点,安踏将心无旁骛做实业,坚持与体育、社会、环境等共同进步,一起向未来。”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说。

  自主创新,与体育产业共同进步

  今年2月,北京冬奥会如期顺利举行,中国冰雪运动员以优异表现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在冬奥会赛场,安踏品牌带有前进方向的标识在媒体直播画面中分外醒目,细心的观众发现,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志愿者到工作人员,很多都是一身的“安踏装备”。

  这只是安踏品牌闪耀冬奥赛场的一个侧面。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谷爱凌收获2金1银,她穿着的量体定制安踏3D服装防风防水,性能优异;短道速滑项目中,运动员身着单层防切割面料、轻盈又10倍于钢丝强度的安踏服装,避免运动员被冰刀划伤;钢架雪车比赛中,特制钢架雪车鞋仿真设计,让风阻降低10%以上……运动与科技完美融合,民族品牌安踏迎来“冬奥高光时刻”。

  自主创新,是安踏实现“弯道超车”的秘诀。安踏集团2005年成立了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先后参与研发了国家队举重鞋、冬奥钢架雪车鞋等国家队运动员专用比赛装备,以及炽热科技、冰肤科技等大众消费产品。与体育产业共同进步,安踏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研发创新,坚持做好每一双鞋、每一件衣服。

  赛场之外,安踏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装备成为大众体育消费新热点。“全民健康”的浪潮下,安踏成为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佼佼者,国内运营门店超11700家,服务超2亿的消费者。

  上市15年来,安踏集团在供应链、零售门店和创新研发设计网络的布局方面均已实现全球配置,计划在5年内将安踏品牌的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15%。

  热心公益,助力青少年实现体育梦想

  北京通州,夏风徐徐。国内第一支公益棒球队的大本营——北京强棒天使基地,还没到训练时间,孩子们就在平整宽阔的草坪上尽情打起滚儿来——由安踏集团出资修缮,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强棒基地安踏运动场已全部改造完毕,棒球场铺设了全新草坪,这是安踏集团捐建的第一个运动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拉达乡中心校,一场特殊的班会在这里进行,台下是满怀期待的小学生,台上是丁世忠与奥运冠军邹市明、张虹,3位课外辅导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中国体育故事,激励孩子们树立理想、勇敢追梦。

  2017年,安踏在上市10周年之际,发起了“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促进体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5年来,安踏集团累计捐赠超过6.2亿元的现金及装备,帮助388万名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

  身体姿态训练、短跑、跳跃、跳绳、团队趣味运动,看似日常的体育运动,能量密度却不小,不同模块项目加起来有189个动作……云南省会泽县雨碌乡小米小学副校长、体育教学负责人李云海,在这节特殊的体育课上,却成了学生——由“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策划的“安踏体育课”,瞄准让体育课程更加专业和规范的目标,累计培训了1800余名一线体育教师,让乡村孩子有了更专业的体育指导。

  低碳环保,致力可持续发展

  一边是11个废弃塑料瓶,一边是轻盈透气的运动风衣,二者会有怎样的奇妙连接?

  “前者就是后者的原材料。”安踏集团研发团队介绍,2019年起,安踏推出了全新环保服装产品——“训练有塑”唤能科技环保系列。“平均回收利用11个废弃塑料瓶即可制成1件唤能科技服装所需的再生涤纶面料。”为此,安踏已经回收了940万个废弃塑料瓶,除此之外,安踏“咖啡纱”系列产品还回收使用咖啡渣超过100吨。

  累计生产超过2000万件环保纤维面料服装、超400万件无氟防水面料服装,日常办公习惯于再生纸的使用——行走在安踏集团各个生产基地,低碳环保理念落实在每个环节。在安踏内部,超过2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研发专家,正在为体育用品的环保性、专业性方面取得新突破而不懈努力。

  “致力可持续发展是安踏集团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安踏将持续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丁世忠表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