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加强交流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3日   第 17 版)

  5月31日,成都中欧班列南通道“欧洲通”公共班列首发,将辐射波兰等欧洲国家和地区。图为5月30日,铁路工作人员正在装运货物。
  胡志强摄(人民视觉)

  3月25日,农民在菲律宾中吕宋地区新怡诗夏省的中菲农技中心工作。
  乌马利摄(新华社发)

  5月17日,埃及伊斯梅利亚,在埃中资企业校园招聘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摄

  在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缅甸马德岛,巨型油轮进入马德岛港。
  冯 帆摄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赞扬。国际友好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辉煌发展成就凝结着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期待加深和中国的对话与合作,书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

  “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全人类共同进步才是人心所向”

  本报记者 马 菲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反腐倡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中国人民的同心同力,中国在过去10年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动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权起植办公室的书架上,韩、中、英文3个版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整齐摆放。“我反复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主席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结治国经验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展现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以及推动全人类实现共同繁荣的意志和决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权起植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也致力于为世界谋大同,展现出思想光芒和真理力量。

  权起植曾到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并赴陕西延安参观毛泽东旧居。在延安参观途中,他特意提出想去习近平主席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梁家河去看看。“梁家河村民们告诉我,习近平主席当年在这里干了许多实事。”权起植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在梁家河拍摄的照片,一边感慨,“习近平主席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度过的岁月,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朝夕相处的乡亲们,这一点令我十分感动。习近平主席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领导人,是一位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民领袖。有这样一位领导人带领中国前行,是中国人民的幸运。”

  近年来,权起植多次前往中国各地参观,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中国的一线城市已经十分现代化和国际化,我能明显感受到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日益增强。不只是城市,中国农村同样发展迅速。我曾参观过江苏南部的一个乡村,当地的各种便民措施与智慧农耕技术令我印象深刻。”权起植表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蝉联全球第一;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10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权起植认为,这些调查数据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也是深得民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这是其能够赢得人民信任的关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对政府的坚定信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奋斗,中国才能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并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权起植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对全球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2017年我在清华大学访问学习期间,曾与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和官员对话。他们非常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全人类共同进步才是人心所向。”

  对于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权起植充满期待。“中共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制定出更加清晰的路线图。”

  (伊圣楠参与采写)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辑塔里克·苏努提——

  “中国的成功经验值得阿拉伯国家借鉴”

  本报记者 黄培昭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令世界印象深刻。中国的辉煌成就凝结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辑塔里克·苏努提对本报记者表示。

  《金字塔报》创刊于1875年,是中东地区历史悠久、发行量大、影响广泛的报纸。在《金字塔报》报社总部新编辑大楼,苏努提拿起办公桌上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拉伯文版第三卷自豪地介绍,“我正在研读第三卷。第一卷和第二卷已经认真读完了,很受启发,我还会经常从书橱里找出来温习。”

  2003年以来,苏努提已访问中国20多次。他说,“对于中国的发展,我感触很多,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其中,新疆的发展让我感触最深。”苏努提先后3次到访新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他说,无论在伊犁、吐鲁番,还是喀什,都能看到各族人民和睦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像一幅多民族自然和谐、怡然共居的生动画卷”。

  “在新疆当地书店里,除了汉语书籍,还有许多用维吾尔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当地穆斯林群众的民族习俗和宗教文化得到保护,充分享受着实实在在的人权保障。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的成就,是对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造谣抹黑最有力的回击。”苏努提强调。

  苏努提对中国在摆脱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赞不绝口。他认为,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是一项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想民所想的一贯做法。”

  苏努提曾多次到访中国宁夏。在西海固等贫困地区,中国共产党带领当地人通过拼搏,走出了贫困的阴影,创造了奇迹。在生态环境改善、特色扶贫产业的带动下,干涸的土地上育出的葡萄、枸杞等特色产品,借由互联网电商等平台不断走向世界,远销万里之外的阿拉伯国家。“当地老百姓收入提高了,生活更好了,这是中国脱贫的西海固答卷,也是精准扶贫助力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绩的实例。”苏努提说。

  “阿拉伯国家也面临着摆脱贫困的挑战,民族振兴和人民致富是当务之急。中国的成功经验值得阿拉伯国家借鉴。”苏努提表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和思路。例如,中国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和措施对于阿拉伯国家就是有益的启示。“我希望尽快再访中国,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和理念介绍给更多的阿拉伯国家。”

 

  缅甸曼德勒福庆(中文)学校校长李祖清——

  “为人类消除贫困提供了解决思路”

  本报记者 孙广勇

  “近30年来,我多次获得宝贵的机会前往中国,亲眼看到发生在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我访问过中国的一些学校,从中学到不少先进实用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缅甸曼德勒福庆(中文)学校校长李祖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中国的快速发展为缅中深化合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缅中友谊在共同发展中历久弥新。

  李祖清同时也是曼德勒省缅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自1995年首次踏上中国土地以来,他一有机会就前往中国参观考察,也经常在各类会议上与中国专家交流沟通。“这些年来,我走访过中国很多地方,与许多教育工作者交流过。比如,我曾与来自四川大学的专家共同调研,出版了《缅甸华人语言研究》等著作,收获良多。”

  李祖清表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成就。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国家消除了绝对贫困,为人类消除贫困提供了解决思路,极具人道主义意义和世界意义。缅甸对于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分钦佩,希望借鉴中国的经验,推动缅甸摆脱贫困。”李祖清说。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说明,世界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李祖清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理念和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团结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推动共同富裕,是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李祖清表示,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为各国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重要启示,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包括缅甸在内,各国人民都向往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理念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越来越多的缅甸人喜欢上中国文化,开始学习汉语。”作为缅中两国间的文化使者,李祖清积极在缅甸推广中华文化,开展汉语教学。曼德勒福庆(中文)学校先后于2008年挂牌孔子课堂,2009年挂牌“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在李祖清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缅甸青年人通过学习汉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缅中民心相通的使者。

 

  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总裁阿达姆·马尔沙维克——

  “这是一个促进文化合作和民心沟通的倡议”

  本报记者 于 洋

  “我从事出版与中国主题相关的图书近20年,不仅亲眼见证了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巨大发展,也亲身感受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重要的影响力。我的目标就是向波兰和欧洲的读者展示第一手的中国变化,把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让他们可以了解中国的立场和观点。”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总裁阿达姆·马尔沙维克对本报记者说。

  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长期保持对中国图书的关注和兴趣,2005年以来,集团与多家中国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出版百余部中国文学、语言教育、社会科学、儿童读物等领域的书籍,已经成为波兰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书籍出版集团,在欧洲出版界也享有很高声誉。

  走进马尔沙维克位于波兰西部城市托伦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他在不同时期获得的荣誉证书,其中“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证书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聘书被挂在显眼的位置。马尔沙维克指着墙上一张北京市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骄傲地说:“我们是最早被允许在中国成立的出版与文化咨询相关的外资企业之一。过去10年,中国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繁荣发展。”

  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波兰文版和第二卷英文版在波兰的出版商,这两部著作也成为该出版集团最受欢迎的作品。马尔沙维克说:“习近平主席的著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清晰地介绍了如何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特别是分享了在经济转型、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独到见解。这本著作也反映出中国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依靠技术革新,也包括了治理和管理水平的进步,这对很多渴望发展的国家而言都有借鉴价值。”

  从2005年到2020年,马尔沙维克每年都会到访中国一到两次,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你不要问我去过哪些中国城市,你要问我还没去过哪些城市。”马尔沙维克笑着说,“我经常说,要真正了解中国有两个途径:一是亲自到中国走走看看,二是多看中国人自己写的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对中国图书的出版和推广仍在继续。马尔沙维克曾积极推动出版了与新冠病毒和中国抗疫相关的儿童读物,向波兰青少年介绍中国防疫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中国外文局的“中国国际云书馆”建设,向中国读者介绍波兰读物,推动翻译并陆续出版了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科学、防疫政策等领域的书籍。

  马尔沙维克说:“经过快速的发展,中国已经在很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我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促进文化合作和民心沟通的倡议。在这个倡议之下,波中之间的文化合作成果丰硕。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够继续深化我们在各领域的合作。”

  “多年来,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对这个国家有了深厚的感情,我由衷地希望把中国介绍给波兰读者。中国是欧洲的伙伴和合作者,我们需要了解和理解中国。”马尔沙维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约安娜·马尔沙维克也成为中国图书的爱好者,并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年轻人是未来,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够进一步引领我们不断向前。”马尔沙维克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