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挖掘岗位、拓宽渠道、优化服务——

抓细抓实稳就业 用心用情助学生(深阅读·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

本报记者 李俊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8日   第 04 版)

  今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达46万人,较去年增加了11万多人。为此,安徽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访企拓岗,全力促就业

  去年年底,皖南医学院应届毕业生董娅琳通过校招与芜湖一家药业有限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并进入该公司实习。“我所在的部门招了不少实习生,却没有足够的转正名额。”董娅琳说,5个多月过去了,公司迟迟不与其签约,她只好向学院求助。

  5月18日,皖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廖圣宝带队赴这家药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与该公司就深化校企合作、岗位供需对接等事项进行交流,带回了25个就业岗位。

  当晚,学院辅导员桂庆元就拨通了董娅琳的电话。“桂老师说,我实习的公司中另一个部门还缺人。如果愿意去,他可以帮我联系。”经过学校、企业、董娅琳本人三方沟通,6月7日,她顺利与这家药业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校领导与企业领导层直接对接,能为本校学生寻求更多专业对口的岗位。”皖南医学院学生处处长张建英介绍,今年3月至6月期间,该校领导班子走访了78家用人单位,征集到1173个岗位,已帮助186名毕业生成功就业。

  不只在皖南医学院,自3月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以来,安徽省各高校书记、校长共走访了6500余家用人单位。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平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聚焦省内重大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加大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力度。

  “除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外,我们也在积极面向省、市、县三级工商联会员企业、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重点产业链等征集就业岗位。”解平介绍。

  开发岗位,开源助就业

  报名、笔试、面试、体测……近日,巢湖学院应届毕业生小金进入到政审环节。

  今年2月,合肥市公安局及下属各分局发布招聘辅警公告。起初,出于专业不对口及缺乏相关经验考虑,小金并未想过报名。“后来,辅导员在群里向大家推荐,说招聘条件上未设置工作年限等要求,正是在给应届毕业生提供机会,我这才报了名。”目前小金一边等结果,一边在合肥一家健身房做起兼职教练。

  同为应届毕业生的吕鑫鑫也在紧张地备考中。前不久,为满足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合肥市拿出4000个社区工作岗位,吕鑫鑫第一时间报名。“今年,政府各部门都在竭力开发岗位,向我们毕业生倾斜。”吕鑫鑫说。

  扩大岗位规模,保障有业可就,安徽省拓展年度政策性岗位招聘计划,并大力开发辅警、社区工作者、乡村振兴服务人员、科技特派员、高校辅导员、幼师等特定就业岗位,用于吸纳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截至7月4日,全省已落实33.35万名应届毕业生就业。解平介绍:“通过开发市场性岗位、政策性岗位、特定就业岗位和支持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措施,目前除无就业意愿和预期过高的高校毕业生,我们都将尽力保障其有业可就。”

  升级平台,服务不停歇

  今年3月至5月,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应届毕业生姚博涵在就业上遇到了烦恼。

  “那段时间,只能在网上找找工作。现在,我已经入职一个多月了。能这么快敲定工作,多亏了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小程序。”姚博涵边说边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小程序里,各家企业面向合肥学院招聘的就业岗位一目了然。

  去年年底,为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安徽省教育厅对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线上求职和网上签约功能进行了升级,并于今年春季在全省高校推广应用。

  “往届毕业生都是线下签约,学校、公司来回跑,花费不少时间。”合肥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应杰说,现在网上就能签约,给学校、企业和学生带来不少方便。

  在该校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刘国龙看来,相较于其他招聘平台,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发布的招聘信息都是经过学校严格把关的,更为可靠。“上面的很多企业也与学校有合作关系,遇到心仪的公司,经老师推荐,录取概率能提升不少。”通过该平台,刘国龙顺利与合肥视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为促进2022届毕业生尽快就业,除线上招聘外,各高校还主动与县区人社部门、工商联、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校友会等联系,积极开展线下招聘。“今年5月以来,在我校已举办的10余场招聘会中,有386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000余个,帮助近500名毕业生签约成功。”张应杰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