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社会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想办法帮群众解决困难(民生观)

周春媚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第 13 版)

  用心用情解决好现实难题,就能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用心用情解决好现实难题,扎扎实实增进各项民生福祉,就能让困难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被及时纳入低保、获得一次性生活补助、收到沉甸甸的蔬菜包、按月享受物价补贴……为克服疫情影响,来自吉林长春的姜方有老人获得了许多切实有力的帮扶,解了燃眉之急,让人感到欣慰。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困难群众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抵抗各类风险的能力相对不足,受到的冲击也相应更大,更容易陷入困境,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帮扶。为困难群众织密织细保障网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想办法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全力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保基本、强救助。一方面,要重点摸排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脱贫易返贫人口、遇困外来人员等重点人群,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实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另一方面,要瞄准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围绕急难愁盼,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实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与举措。一笔笔救助资金、一项项惠民政策,有力地托举起困难群众的生活,彰显了民生的温度与社会的温情。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保就业、促发展。帮扶困难群众,既要能解一时之困,也要善谋长远之利。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往往能起到“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作用。对有劳动能力与就业意愿的,要通过畅通就业信息、加强劳务协作、组织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对于确实难以就业的,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援助,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让困难群众能凭双手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生活。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