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谈飞天感受

点亮太空中闪耀的星

余建斌 占 康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9日   第 11 版)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摄
  制图:张丹峰

  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北京航天城与记者见面,这也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74天后首次公开亮相。

  “置身浩瀚太空,宇宙的美震撼了我”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指令长翟志刚是我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对于3次出舱活动,他都“感觉良好”。他说:“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饱含着亿万国人对我们航天事业的支持;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凝聚着工程全线辛勤的付出;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托举;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是我们乘组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个人的努力。地上训练也好、天上飞行也好,能够保持这种‘感觉良好’的状态,是因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感觉良好’一定会继续下去。”

  完成此次任务后,王亚平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说:“出舱的那一刻,置身浩瀚太空,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让人始料未及。”

  叶光富期待着中国空间站迎来外国航天员来访,他说:“探索太空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希望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最友好的氛围带到太空,让人类未来空间充满信任、美好和希望。”

  “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接力棒”

  作为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这次又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第一次太空授课,我们为孩子们成功搭建起了航天与课堂的桥梁,孩子们的热情也给了我再次飞天的强大动力。讲课时能实时看到地面课堂的画面,孩子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头脑中有知识,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王亚平说。

  中国空间站即将建造完毕。叶光富表示,中国空间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太空家园,为了能够建成太空家园,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一步步实现这个梦想,点亮太空中这颗闪耀的“星星”。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平台,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叶光富说,未来,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交接,“一人行速,众人行远,我们每个乘组的飞行都不是独立的,每一组都会竭尽全力完成好自己的飞行任务,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接力棒。”

  “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返回地球前为神舟十四号乘组入驻空间站做了一些准备。翟志刚说:“在返回之前,我们和‘神十四’乘组进行了天地双向视频,仔细沟通和交流了空间站上的工作生活,以及做各类科学实验的设施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技巧。落地返回以后,又跟‘神十四’乘组面对面交流了在天上6个月的生活和工作经验。”

  “太空出差”期间是否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王亚平说:“太空飞行是每一名航天员都翘首期盼的梦想,所以我们很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会尽力完成好每项任务。航天员都比较‘乐天’,但难免也会有疲惫和想家的时候,除了有专业的地面心理支持手段外,航天员还可以和家人及战友通话、视频连线,乘组之间也会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叶光富表示,为了确保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太空生活中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整个任务团队做足了工作。包括提供强大的地面保障支持,制订科学合理的飞行任务计划,完善在轨医学与健康保障措施,优化失重防护和在轨锻炼方案等,还丰富了在轨锻炼的设备设施,如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拉力器、呼吸肌锻炼器等。此外,保障团队还为航天员量身打造了多套太空保健操,通过一系列方案与措施,进一步促进航天员在轨保持良好身心状态。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