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围绕这一主题,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来谈谈意见建议。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
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明。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本报记者 王 珏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齐玫: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基础,对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和改进文物保护。要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比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重视文物保护的科研工作,在设备设施、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注意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为代价。
通过合理利用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积极鼓励人们通过参观展览、听取专家讲座、参加文化创意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感受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和魅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利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合理利用文物的强大合力。
加强法治监督,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积极运用法治力量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进一步补充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压实各方“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的责任,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本报记者 张天培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创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第一,要会讲故事,针对不同群体、把握受众需求,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想讲”和“想听”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认同。第二,要善讲故事,不断创新表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第三,要讲出故事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要把思想和文化寓于故事之中,循循善诱、陈情说理,让人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理念,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展现中国形象的标识。
(本报记者 王锦涛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师范大学校长许小红:
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厚植与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借鉴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增强理论吸引力。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造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使其成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之泉。
重视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实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高教系统要站在事关国家民族振兴的高度,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相关课程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比,形成层次分明、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协同育人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重要作用,提升育人成效。
建立和完善良好的舆论宣传机制,在全社会凝聚思想共识。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全社会增强对其的熟悉、认知和认同,营造以史育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 乔 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