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不断在现实题材领域开疆拓土。从抗震救灾题材作品《夜宿棚花村》《索南的高原》,到书写经济建设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木棉花开》,都展现出作者以文学为时代画像的创作自觉和创作能力。近作长篇报告文学《农民院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农民院士》为报告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崭新形象。主人公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作者称其为“农民院士”,这个称呼内涵深厚:朱有勇院士曾经当过农民,更重要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通过自己的学识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可以说,“农民院士”这四个字,不仅是对主人公特质的高度概括,还是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一主题的提炼与呼应。
朱有勇院士常年在澜沧江边的农村帮助当地群众脱贫。一方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发展带头人,一方是发展程度较低、相对封闭落后的边远乡村,朱有勇院士的科技扶贫之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中间的跌宕起伏为作者提供了独特的叙事空间。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朱院士打的几场漂亮仗,比如打消村民疑虑,带领大家种马铃薯、种三七。看到原本不愿意种马铃薯的村民卫金成不仅喜获丰收,而且以单枚1.95公斤的马铃薯在“薯王”评选中夺冠,获得朱院士5000元奖励,村民们的积极性更是被调动起来。三七是名贵中药材,人工种植难度很大。朱院士以专业精神和科学态度,带领团队攻下这个难题。他不仅无偿转让种植技术,还广收学员,相继开办多期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在朱院士帮扶下,一户户村民踏上了小康之路。充沛的素材、生动的描写使《农民院士》故事别开生面。
作为一部以院士为传主的科技扶贫题材作品,作者继承了新时期以来《哥德巴赫猜想》确立的科技题材文学传统,即注重文学笔法与科技知识的融通。不论是写朱有勇院士在竹塘乡扶贫,教人们冬季怎么种马铃薯,还是写他在大山里推广示范“林下三七”,都追求细节描写的准确性。比如,种马铃薯时,“每株种20到25厘米深,距离40厘米,起垄不能太密,大约在1.2米,每亩的株数最好是4667株”;侍弄娇贵的三七,如何熟土、如何掌控温湿度、如何防治病虫害等,在书中也得到细致入微的描写,从中可以一窥作者充分的案头准备和深入的采访调研。事实描述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写法,则进一步拉近读者和这位“农民院士”的距离。
作者注重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书写。《农民院士》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注重谋篇布局,文字清丽简约。从《芦笙恋歌》始再以《芦笙恋歌》终,全书以清晰的脉络写出了朱有勇院士如何从农村娃成长为“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整部作品大处立意,细处落墨,许多看似闲笔和花絮式的细节其实并不“闲”,比如讲述当地人起名的习俗、生动再现院士直播“带货”马铃薯等,这些笔墨营造出朱有勇工作的独特环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说,《农民院士》为农业科技人员和时代楷模立传,为新时代的奋进足音留下响亮回声。如果作者在精彩描述人物事迹的同时,能对主人公内心世界和个性色彩有更立体的呈现,相信将为作品增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