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机更给力 种地更省力(话说新农村)

晓 乐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0日   第 18 版)

  瞄准农业生产需求,精准补齐装备、技术、服务等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风吹麦浪,麦穗飘香,又是一年夏收时。眼下,各夏粮主产区小麦陆续成熟,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广袤田畴间,一台台“铁牛”大展身手。“靠着新农机,350亩小麦两天收完,麦粒干净、丢损少,太省心了!”今年收麦,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种粮大户常项生变身“田保姆”,服务带动2000多农户,为乡亲们带来便利和实惠。

  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挥镰割麦,到现在农机“长眼睛”“装大脑”,麦收速度不断刷新,乡亲们收麦方式的变化见证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天上飞着无人机、地上跑着大农机,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时期。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我国冬小麦97%以上都靠机收,其中30%为跨区机收。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服务提质扩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依然存在短板。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品种、不同环节上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重要农产品机械化生产、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有的还跟不上。比如,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相对缺乏、机收减损潜力还有待挖掘、农机农艺融合尚不够全面。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瞄准农业生产需求,精准补齐装备、技术、服务等短板,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这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装备看,要通过农机补贴等政策引导,强化科技硬支撑,对联合收割机加快更新换代、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智慧农机、专用农机,推动“有机可用”转向“有好机用”。从技术看,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加快适用品种、实用农艺升级,促进机械化与农艺制度、农田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对于农民和机手的技术培训,提升机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从服务看,应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托管服务、代耕代种、农机维修、粮食烘干等服务,助力粮食颗粒归仓,丰收变增收。

  每年夏收,都有一大批农机手转战南北、跨区机收。数据显示,今年夏收参与跨区机收的机具达25万台。加强组织调度,保障跨区机收作业有序进行,确保夏粮收得上、收得好,将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权,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筑牢坚实基础。

  农机更给力,种地就能更省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机纵横驰骋,农民辛勤耕耘,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丽画卷将更加色彩斑斓。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