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贴心服务,让锻炼更舒心、运动更畅快,从而帮助更多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入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来
北京奥森公园日前限流恢复开放,园区中连日来喜见锻炼者身影。在北园,一处今年新建的设施更令人欣喜——跑者服务站,可供健身人群存包、更衣、淋浴。
看起来不过小事一桩,却透着以贴心服务回应群众关切的思路:户外健身总有些许不便,外衣和随身物品碍手碍脚却无处寄放,锻炼完大汗淋漓只能回家洗澡换衣……喜欢跑步的人群尤其多有体会,提供相关服务的呼声一直很高。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愈发愿意参与体育锻炼。《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表明,2020年我国7岁及以上居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37.2%,比2014年增加3.3个百分点。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成为各地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发力点:有序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利用城镇用地的“金角银边”修建场地设施,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越来越多的人得以就近享受运动快乐,健康生活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在体育场地建设解决了“健身去哪儿”问题后,群众对高质量健身服务的需求也越发得到重视。健身场所预约更顺畅,户外健身器材维护更及时,初学者可以得到科学锻炼指导,老年人能够享受无障碍健身场所,乃至运动场所配备急救设施……健身圈的一件件“关键小事”,直接改善了人们的运动体验、锻炼成效,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政府提供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标准更加健全、品质明显提升。锚定这一目标,相关方当以问需于民为服务准则,补短板、强弱项,多些贴心服务,让锻炼更舒心、运动更畅快,从而帮助更多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入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程中,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以贴心服务营造舒心环境,才能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从而为健康中国的画卷添上活力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