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送书进村入户,满足多样需求

乡亲在哪儿,书屋就建到哪儿(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刘梦丹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2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乡亲在哪里,农家书屋就建到哪里。这是黑龙江省农家书屋改革创新首批试点摸索出的经验。为了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黑龙江试点将书屋开进民宿,将农技知识讲堂搬到书屋,同时搭建数字平台方便在线阅读。农家书屋向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在广袤黑土地上传递浓浓书香。

  

  一曲唱毕,满堂喝彩。眼前的说唱者是赫哲族伊玛堪非遗传承人吴桂凤。已过花甲之年的她,去年开始有了新的演出场所,就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赫哲族文化中心建设的“民族艺苑”书吧。

  这里是一处农家书屋流动图书点。吴桂凤说:“来参观的游客不少,以前听完伊玛堪,大家总有点意犹未尽。现在他们能亲眼看看鱼皮衣,再亲手摸摸鹿皮帽,充分感受原汁原味的赫哲文化。”

  去年5月23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家书屋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在佳木斯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选择同江市、安达市、塔河县等5个县(市)作为黑龙江省农家书屋改革创新第一批试点。1年多来,黑龙江大力推动农家书屋向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初见成效。

  书屋开进民宿,讲堂搬到书屋

  百年口岸,赫哲故里。穿林傍江,一路驶向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同行的游客不少。

  来自广东的游客李景云入住民宿后,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一个读书角:古香古色的木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文学、历史、科技等类图书,她挑选了一本《八岔村志》,拿回房间读。

  “临睡前我就会翻翻这本书,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李景云说。好客的民宿老板尹春霞干脆把这本书送给了李景云。

  黑龙江人口密度低、分布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往农家书屋服务效能不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赫哲族乡浓郁的民族特色,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们试着在村内推广‘民宿+书屋’的模式,将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整合成15个民宿图书角,延伸到了八岔村各家民宿内。”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说。

  书香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去年“五一”假期,同江市迎来省内外游客11万余人次,收入超过4500万元。同时,也有村民通过农家书屋找到了“致富经”。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卫国村农家书屋大讲堂内,农技专家正带领村民学习中草药种植等知识。卫国村种植中草药品种有21种,乡域内种植中草药面积达上万亩,农闲时,来书屋借书、听讲座成为许多村民的自发选择。

  王洪伟在街津口赫哲族乡从事中草药种植,也是书屋大讲堂的一名热心学员。“一起学习一起充电,一边喝茶一边读书,这在以前可想不到。”他笑着竖起大拇指,“书中自有‘黄金屋’!”

  发展志愿服务,推广全民阅读

  “老陈,又领读去啦?”听到街坊的问候,安达市卧里屯镇村民陈文明哼着小曲,走在整洁的乡村小路上,乐呵呵地挥了挥手。

  陈文明以前在镇里的中学教书,去年加入安达市“五老”人员领读计划,每周拿着书和报纸进门入户,和街坊四邻一起读书看报。

  “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都是头雁,带领着乡亲们开展读书活动,提高了乡村书屋的利用率。”安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忠立说。

  到了晚上,老教师邵本江的“夕阳红”微信群时不时响一下,群里都是老年读者。大家每天在群里说说看了什么文章、有啥感触,邵本江欣喜地发现,村里的书迷越来越多了。

  为了进一步服务群众,安达市将镇村干部、学校教师、共青团员、退伍军人等乡村志愿服务者编成服务网格,每个志愿服务者负责联系2到3名有阅读需要但身体不便的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按照他们的需求上门送书,教他们扫码阅读电子书籍、电子报刊。

  “全民阅读贵在形成习惯,需要恰当的引导。”李忠立说,“我们从市文联、诗词协会、书法家协会的在职干部和退休干部中,筛选了一批文化达人,组成荐书会,并根据试点乡镇具体情况,为农民推荐书目。”

  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文化粮仓”

  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塔河县,是中国最北的县之一。去年,塔河县依西肯乡依西肯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我们这个书屋,现在被乡亲们亲切地叫做‘文化粮仓’。”提起村里的书屋,依西肯村党支部书记赵明满脸骄傲。

  “去年,村里还设置了10处读书二维码,购置了16台播放机和30台掌上阅读器,建起来4个学习阅读微信群。”依西肯乡宣传委员叶孟喆介绍,即便地处偏僻的小村庄,借助数字技术,村民也能及时获取时政新闻、农业生产技术、科普知识等信息。

  乡亲在哪里,农家书屋就建到哪里。同江市将农家书屋的存量图书流转到景区、校园、超市等公共场所,打造了“民族艺苑”书吧、“漂流瓶”书屋和湿地宣教书房等特色流动图书点6个,各类图书角、小书架50多个,25家中心农家书屋坚持全日制开放、节假日不休,免费提供预约借书、续借、流动借阅以及为残障人士送书上门等便民服务。

  “自2021年以来,农家书屋平台已为广大农民群众免费提供了10万种电子图书和2000种有声图书,与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形成了互通互联。”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谭宇宏介绍。

  截至目前,黑龙江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已吸引近48万读者上线阅读,每月上线阅读达3万人次,阅读时长2万多小时,同时开设了书屋社区,读者在线交流互动,提高了阅读兴趣。

  广袤的黑土地上,农家书屋建设的脚步并未停歇。“2022年,全省推动第二批书屋扩大试点阶段,全省中心农家书屋试点建成率将达到40%以上。”谭宇宏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