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5月3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国故事(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欧阳黔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1日   第 20 版)

  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动人的作品。再完整、再精彩的资料,也不能代替到现场听听老乡们的心声,看看他们的表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殷殷嘱咐言犹在耳,使我更加坚定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

  我生在贵州,长在贵州。书写家乡的山水,讲述这片土地上奋斗者的故事,让我对家乡产生了更深一层理解和感情。同为写作者,我特别理解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带着这份情感,我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走遍了这里的村村寨寨。在跟乡亲们促膝谈心的过程中,我常常被感动、被震撼。怎样用文学的方式把这种感动和震撼传达给读者呢?这就要看能否把感动和震撼转化为一唱三叹的文字,用精心的描写和精彩的讲述触动心灵,给读者带去深刻感受。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在走村过寨的采访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再完整、再精彩的资料,也不能代替到现场听听老乡们的心声,看看他们的表情。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说:“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话语朴素却不简单,浓缩了脱贫之后老乡们的真实感受。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如果不是促膝谈心,作家很难捕捉到这样纯朴的话语,也难以受到这样的心灵震撼。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蒙山区采访时,96岁的脱贫户安大娘搬进了新房,衣食无忧,她拉着我一直念叨着,话虽听不太清,但她扬起的笑脸我看得懂。喜悦的笑,释然的笑,发自肺腑的笑,是能够明明白白感觉到的。在一线采访脱贫攻坚,我与老乡们谈心、交朋友。事实上,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他们就会不自觉露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容真真切切地打动了我。这些笑容里,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给作家最深最足的底气。

  这份底气也伴随着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的采写过程。《江山如此多娇》由5个篇章组成,《报得三春晖》一章在《人民文学》微信公众号3天即达到10万+的阅读量;由《花繁叶茂》一章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在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视频网站上获得高分。这让我再次确信,用心用情用功的讲述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用情,用真情,永远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创作原则。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无一不怀抱着炽热的爱国胸怀、现实关怀和浪漫情怀,用心感受,用情书写,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之作培根铸魂。

  作家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精彩的故事归根到底源于现实本身的精彩,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动人的作品。贵州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经过顽强奋战,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无处不在,它们永远比想象更精彩,比虚构更感人。如果不踏上乡间田埂,哪能嗅出泥土的芬芳?不走进脱贫攻坚一线,近距离感受冒着热气的脱贫攻坚现场,怎能深切认识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

  置身新时代新征程,参与并见证伟大的历史进程,作为作家,我感到无比荣幸。眼下,我即将完成一部脱贫攻坚题材长篇小说、一部红色题材电影剧本,并计划在乡村振兴和红色题材领域深耕下去。我将继续扎下根来,用心创作,用手里的笔为人民书写、为时代存照。

  (作者为作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