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白剑峰、杨彦帆)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10年来,我国护士数量每年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底,我国护士队伍已经超过500万,达到501.8万人。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护理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护士队伍发展到501.8万人,比2012年增加约252万人,增幅达到10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从2012年的1.85人增加到2021年的3.56人。全国医护比从2012年的1∶0.95发展到2021年的1∶1.17,医护比例倒置的问题得到根本扭转。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接近80%,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护理的服务能力持续提高。通过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护士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质量不断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护士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加快推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护士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延伸至家庭,努力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借助“互联网+”新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
护士队伍的积极性得到一定调动。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对护士的薪酬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优先向一线和基层岗位倾斜,有效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关心、支持和爱护护士队伍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护士队伍得到了稳定发展。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在护士队伍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向基层倾斜,满足基层的卫生和护理需求。2021年,在基层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达到115万人,与2012年时的52.8万人相比,增长了62万余人。男性护士的比例不断提升。2021年底,全国500多万护士当中,男性护士的比例达3%。
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国护士总数达到55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护士队伍数量持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郭燕红表示,“十四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护士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拓展护理服务,让护理工作在各个领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护理的内涵和外延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要不断增加老年、社区、居家等方面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