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5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科院上海分院——

科学家“逆行”守护实验室(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记者 黄晓慧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11日   第 04 版)

  面对疫情挑战,中科院上海分院许多科技工作者背上行囊,住进实验室,既有年近六旬的老将,也有90后、00后新兵。特殊时期,上海科学家全力保障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不停步、重大科技设施运行不停歇、重要支撑平台维护不停滞。

  沙发、棉被,一摞书、一台笔记本电脑,58岁的植物科学家郭房庆,吃住在实验室50多天了。

  作为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他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如何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增加产量,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新方案。

  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园区封控,郭房庆拎着几件换洗衣物就从家往实验室赶。“一篇论文、一个冰箱,这两件事放心不下,必须去。”郭房庆和妻子解释。

  这篇论文,首次揭示破解植物感知高温分子机制方面重要进展,是郭房庆团队10年心血。刊出前,郭房庆需要和期刊编辑随时沟通,很多工作只能在实验室完成。

  那台零下80摄氏度冰箱,存着郭房庆团队十几年积累的科研材料。大量基因表达质粒、各种菌种和制备的蛋白抗体,是郭房庆带着一届届学生在实验室“做”出来的,且实验试剂宝贵,一旦融化只能作废,造成巨大浪费。

  冰箱万一出故障怎么办?3月25日夜,刺耳的警报声吓到了埋头改论文的郭房庆:冰箱温度正一摄氏度一摄氏度爬升,“宝贝”就要解冻,他急得直冒汗。

  备用冰箱插上电,降温却要五六个小时。郭房庆一宿没合眼,祈祷一台别升温太快,另一台温度快降下来。早晨,备用冰箱终于降至零下60摄氏度,郭房庆赶紧和两个学生一起转移“宝贝”,保住了成果。

  4月18日论文顺利刊发。有人劝郭房庆该回家了,他说,还有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保姆”的活儿:帮学生把低温“醒”好的种子种下去并悉心照料,等学生回来才有实验材料可用。“和种地一样,不能错过农时。”郭房庆说。

  “物流通畅的话,月底我们的构件就能按时交付。”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正高级工程师何平松了口气。课题组的科研任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项系统工程环节多、周期长、工艺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滞后就会影响全局。

  本轮疫情前,课题组就满负荷运转。3月12日,园区即将封闭管理,当天在岗的20多名科研人员都选择留下。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成立嘉定园区联合防疫保障临时党支部,拉起园区疫情防控、安全保障与协同运转的生命线。

  研制任务分别在嘉定园区和太仓园区进行,运输成为最大问题。所里申请了车辆通行证,一路护送;高温电炉设备要维护,厂方进不来,课题组科研人员在运维人员远程指导下完成维护……“留下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何平说。大家一刻不敢懈怠。

  坚守的还有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风云三号07星载荷研制团队。风云三号07星是该系列气象卫星中首颗“降水星”,能显著提高我国对强降水灾难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吃紧。3月以来,项目到了关键一环——为仪器正样集成与测试做最后冲刺。此时,园区附近陆续封控,为了不让科研按下暂停键,“降水星”团队大多数科研骨干3月25日就住进办公室。4月初,他们干脆把睡袋搬到实验室,和设备“住”在一起。

  90后科研人员江丰已经3年没回老家过年,这次也和几名同龄人并肩作战。整个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几百名科研人员都在坚守一线。“所里组织生活物资送到科研人员家里,让大家安心搞科研。条件虽艰苦,但能亲手研制‘降水星’,大家很自豪!”江丰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