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5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碧水桃花衡水城(我与一座城)

郭 华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2日   第 08 版)

  图为衡水湖景色。
  影像中国

  大约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到衡水走亲戚。衡水历史上既没有作过府治,也没有作过州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全城只有一座二层小楼,坐落在滏阳河桥头上,远没有想象中城市的样子,让十岁的我颇感失望。

  后来读书,读到《衡水县志》,才知道衡水历史上多水,平均每五年一次小洪水,二十年一次大洪水。清朝顺治年间,漳河、滹沱河在衡水县城交汇,洪水咆哮,把滏阳河上的石桥都冲垮了。

  我第一次来衡水时,市区内大大小小的水面仍有几十处。当年旧的市委办公楼斜对面是一片水,今天新的市委办公楼所在地,也邻着一片水。市人民医院南面的围墙临水而建。我的妻子当年在衡水读书,我们就曾经坐在围墙外面的过道上约会。一边说话,一边向水中扔瓦片,绿色的水草间溅起白色的水花。

  第一次来衡水,印象最深的还有滏阳河和河上的大石桥。弯弯曲曲的滏阳河通向子牙河,再汇入海河通达天津。它把沿河两岸的土特产,特别是邯郸、邢台的煤炭运往天津,再把日用百货从天津运回来。河面上帆樯林立,南来北往。大石桥就横卧在滏阳河上。顺治年间,大石桥被洪水冲垮,直到乾隆三十年才又重新修起,并被命名为“安济桥”。那精巧的雕工,那千姿百态的石头狮子,让这座桥成了衡水的地标性建筑。

  水多,虽易形成水灾,更多的却是水利。唐朝诗人王之涣在任衡水县主簿期间曾写下《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这首诗证明历史上的衡水确实遍地溪流,以至于官员出门办事不骑马也不坐轿,而是乘船。而且,溪流的沿岸开满了桃花。衡水地区改为衡水市的时候,原来的衡水市改为了桃城区。依据即是西汉初年在衡水县和深县交界地带曾经设置过桃县,而桃县的名字来源于遍地桃花。碧水和桃花是衡水传承千年的标志。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被分配到衡水工作,从此参与衡水的建设,见证衡水的发展。那个时候距我第一次来衡水,至少已过去十五年。衡水的城市面貌变化不大,整个市区几乎还是清一色的平房。记得80年代初期,一次召开地委机关干部大会,地委的一位同志说,我们要加快发展,争取把衡水建设成为三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这个目标,在当时的一些与会者看来,有些过于高远。而衡水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了它的快速发展。

  如今,在高楼大厦、住宅小区、购物中心之外,造型宛若莲花盛开的体育场,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连体的文化艺术中心等公益性建筑也纷纷落成。傍晚徜徉于衡水街头,灯光五彩缤纷,人流熙来攘往。按照最新的人口统计,不包括冀州区,仅仅作为衡水市中心城区的桃城区,常住人口已达六十万。

  衡水还努力修复水系,打造美丽湖城。衡水湖历史上曾名博广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所提及,说衡水湖“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但是历经沧海桑田,到上世纪初叶,衡水湖已淤积成为一片洼地。历届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接力清淤。今天,衡水湖已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镶嵌在衡水市的桃城区和冀州区之间。连接两个城区的大道滨湖而建,行走其上,绿柳拂面,让人感觉舒适惬意。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已变为季节河的滏阳河,如今又常年水波粼粼。建设者们把引水和绿化相结合,滏阳河变成了衡水的景观带。衡水迎宾馆更是把河水引入园内,营造出精致的水面和滨水的小木屋餐厅,让宾客临水小酌,恍若置身江南。

  衡水大地上盛开了几千年的桃花,愈发鲜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深州蜜桃享誉国内外,每年春天四十万亩桃花竞相绽放,围绕碧波千顷的衡水湖形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代衡水籍诗人崔护曾写下广为传诵的《题都城南庄》,虽然时光流转,转身已是千年,但在诗人的故乡看桃花,总是让人多了别样的诗情画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