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那片金灿灿的大豆田(逐梦)

陈 晔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06日   第 20 版)

  张孟臣与他培育的大豆。
  农 科摄

  南繁试验田中的大豆。
  农 科摄

  一

  腊月,年关将至的时候,张孟臣离开位于石家庄的家,坐飞机前往海南。

  张孟臣的老伴早已习惯他与众不同的行程:别人过年往家奔,他却要去南繁——海南三亚试验田的大豆要熟了,他得过去收获。老伴默默帮他收拾衣物,他自己则把要吃的药装好。收拾停当,他带着行李,走出家门。街上的红灯笼洋溢着温暖的光。他给在上海的女儿打了电话:“爸爸要去南繁了。”女儿在电话里柔声叮嘱:“爸爸,一路平安。”

  对一般人来说,“南繁”这个词有些陌生。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人民的温饱,每到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都有大批作物育种科研工作者到南方去,利用那里温暖的气候,开展作物种子繁育、制种、加代、鉴定等科研活动,科研工作者称之为“南繁”。

  而对于张孟臣的家人来说,南繁是一个熟悉的词,连老家的老母亲都晓得。每次临走前,张孟臣都要打电话告诉老家的弟弟:“过年回不去了,告诉咱娘,我去收豆子了。”

  六十六岁了,还要南繁。对于担负粮食作物种子培育重任的农研人来说,南繁就像生活的一部分。张孟臣相信,农研人只有贴近土地这个“第一现场”,才能精准掌握数据和信息。这是对工作的负责。

  大豆专家张孟臣有两个重要头衔: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他在大豆科研、生产领域耕耘了四十多年,从青春到华发,育成大豆品种二十多个,获得二十多项科技成果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成果和荣誉背后,是他年复一年奔波在南繁路上的身影:千家万户团圆时,大豆成熟,他得和大豆“团圆”。

  一路向南,一路减衣服。到了海南,进试验站,放下东西,吃了药,换上防晒的长袖,戴上草帽,张孟臣迫不及待地拄上拐,进田里转一圈,像多年不见的亲人一样摸摸田里的豆荚,估摸着大豆的收成。远远近近的椰子树,多少年都立在这里,也仿佛像熟人一样和张孟臣打着招呼:“老朋友,您又来啦!”

  二

  农作物育种,需要数个世代才能稳定,再加上数代后续试验才能培育成品种。许多作物在北方一年只能种植一代,育种工作者们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只有利用冬春季节到南方种植一到两代,加速粮食种子的“加代”和稳定。“民以食为天”,优良品种,高产优质,仓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便是南繁的要义所在。

  张孟臣负责的是大豆。

  大豆又称黄豆,古代叫菽,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作物中地位重要。然而过去几十年里,国产大豆不能完全满足国内需求,还需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良的国产大豆品种,正是张孟臣年复一年,在南繁中孜孜以求的。

  张孟臣的南繁之路,从1982年大学毕业就开始了。他生在河北衡水湖畔的农村,从小在衡水湖边长大。祖父是革命烈士,家中兄弟姊妹七个,他是大哥。因为家中壮劳力少,日子过得很紧巴。他至今记得,当年奶奶牙不好,过年就想吃顿豆腐,家里却没有黄豆,无法满足心愿。他父亲认准没有文化不行,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考入河北农大,从此立下农研报国的志向。

  中国人喜欢吃豆类食品。在外读书那些年,张孟臣每次过年回家,看到村里人辛苦一年,普通人家也只有过年才能做一次豆腐,心里很不好受。他问乡亲们,说是没有好种子。奶奶对他说:“臣啊,你上了大学,好好研究,这么好的地,怎么就打不出豆子?”张孟臣年轻气盛:“奶奶,我一定能培育出好豆种。”

  话说出去了,实现却很难。大豆有个“怪脾气”:再好的种子,换个地方,产量就容易变少。产量上去了,蛋白质和油分又容易降低。要培育出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好的大豆种子,磨的是大豆的“脾气”,耗的是研究者的心血。

  大学毕业后,张孟臣被分配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粮食作物,主研大豆。说是研究人员,但在外人看来,更像是穿白大褂的农民——从种到收,天天待在地里,守着种子发芽生长。张孟臣的爱人说他:“你对大豆比对我和孩子还亲!”他跟爱人解释:“农业研究数据一旦不准确,损失的不单单是种子,还有农民的信心。中国的大豆历史悠久,还要花外汇去进口,我得给咱中国人争口气!”

  他虽然有很多职务和头衔,但他自认“第一身份”是农民。拿镰刀割豆子,年轻人都不如他麻利。他带领科研人员扎进田间地头,反复选种试验,有时几天几夜睡不了一个囫囵觉。每年“跟着大豆走”,夏在河北,冬、春在海南。育成的二十多个大豆品种,个个都是他心血的结晶。

  三

  张孟臣清晰记得,第一次南繁,他二十六岁。

  1982年,四个满怀“农业报国”使命感的年轻人告别父母和老师,来到海南三亚。

  种地、除草、施肥;收获、脱粒、晾晒。下雨后,地里灌水,还要为苗排水,用水桶一桶一桶把水提出去。张孟臣深知,多保住一株豆苗,大豆新品种就多一丝希望。从种到收,他像照顾婴儿一样处处小心。

  从地里回来,几个年轻人烟熏火燎地起灶,做自己的一日三餐。烧的柴也要自己捡,台风过后,地上有风刮落的树枝,他们开着手扶拖拉机,走一路捡一路。海南多雨,得多备干柴,不然阴雨天就要断炊。放晴的日子里,紫外线又格外强,他们经常顶着太阳忙碌,一个个晒得黝黑。

  没有电视,没有报纸,与家里的联系就是家书。母亲不识字,张孟臣就写信给弟弟,让他给母亲念信。过年回不去,自家责任田的活没法帮着干,他在海南心怀愧疚。父亲告诉小儿子:“给你哥写信,告诉他不用惦记家里。他干的是大事,这点儿地咱们就种了。让他早点把‘争气豆’弄出来!”

  上世纪90年代,张孟臣育成“冀豆7号”,成功带动河北大豆单产大幅提升,他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本世纪初,张孟臣培育的高油大豆“冀黄13号”含油量超过进口大豆,成为我国与国外高油大豆抗衡的优势品种;

  他还育成高产广适应的“冀豆12号”等高蛋白系列品种;参与完成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成绩,喜人!但多年奔波,尤其是经常熬夜,也使他的健康状况亮起红灯。2010年,他被检查出双侧股骨头坏死。大夫让他少走路,但他不去田里不放心,就拄着拐下田。到田里,不能弯腰,就用拐拨动豆荚,察看生长情况。2016年,他又被确诊患有肿瘤。即便如此,他也没离开心爱的大豆和农田。

  几十年的南繁,他为中国大豆的“高产”“高蛋白”“脱腥”“富油”殚精竭虑。其中“脱腥”一项,给企业省了脱腥工序的大笔费用,味道上更胜以往。一位老人曾对他说:“张老师,你的无腥味大豆,生吃就像花生一样!”为配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他又几次“北上”,去张家口和承德的坝上,为那里培育适合当地水土的大豆种子,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张孟臣喜欢在晚上工作。夜里安静,也是他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有时忙到凌晨,他就在办公室和衣休息,天亮了再开车回家。他迄今带过二十六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和他们奋斗在农研一线,将自己所知在实践中倾囊相授——张孟臣比一般人更懂得种子的伟力。在他眼里,学生,就是未来的“种子”。

  四

  南繁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张孟臣还记得,2020年的南繁,大豆成熟却缺乏收割的人手。一场大风大雨,就可能让辛苦培育出的大豆毁于一旦,当年的南繁也将功亏一篑!

  张孟臣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光杆司令!”他在地头喃喃自语。

  为了抢收,六十四岁的他在大年初一抄起了镰刀,大豆田里多了一个孤单但执拗的身影。嫌拐杖碍事,他把拐杖扔在一旁。腰腿疼痛,难忍也要忍,汗水很快爬遍他的全身。

  他的身影打动了两个福建过来搞科研的学生:“张老师,我们帮您做吧,您尽管吩咐,我们什么都能干!”于是,大豆田里的身影变成了“一老两少”。三个人每天白天在田里挂牌、调查、收割、脱粒,晚上做研究记录。入夜,张孟臣躺在床上,腰腿疼得睡不着觉。但天一亮,看到待收割的大豆,他又顾不得别的了。

  时令不等人,越来越多的大豆进入成熟期,他和两个学生实在收不过来,整个试验站的人便一起下田帮忙。他们中最年长的六十八岁,最小的二十岁。正月的海南,白天气温已经很高。一次,张孟臣在大豆田里蹲久了,眼前一黑晕倒在地。缓了一会儿,他悠悠转醒,默默爬了起来,谁也没告诉——他不想再给大家添麻烦。

  科研人员之间的友情令他感动,家中的亲情更让他牵肠挂肚。科研辛苦,他和家人聚少离多。父亲去世前,他还在单位准备种子。弟弟打来电话:“大哥,今天你得回来。”

  “明天行吗?就半天,我忙完这些。”

  “就得今天,咱爹……”

  一时找不到车,他急得像热锅上的炒豆。刚好,有一辆来拉种子的车顺路,他搭车回老家,赶上了送父亲最后一程。

  他是长子,要镇静地为家里拿主意。但到了夜里,却怎么也睡不着,就前前后后地想,想过去,想将来。他想着父亲让他种的“争气豆”,想着多年来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想到了海南那一片片大豆田。他想,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

  五

  海南。又是一年南繁时。

  自从有了试验站,南繁的条件比上世纪80年代好多了。这次初到海南,张孟臣有点不舒服,去医院拿了几服中药。大夫听说他是南繁的大豆专家,说:“幸会啊,我们吃的豆制品喝的豆奶粉都是你们的功劳!咱中国人就得有自己的好大豆!”

  除夕,张孟臣与试验站二十多个人一起过。大豆、花生、绿豆、玉米几个所里的专家、技术人员,还有几个大学的研究生都在这里。这些远离家乡的人在一起包饺子,一边包一边谈论着田里的话题,房间里洋溢着“话桑麻”的农家气息。

  大年初一,张孟臣给家人打电话拜年。九十一岁的老母亲,听力不行,说话也都用喊的。她对儿子喊:“我挺好!不用惦记!”张孟臣知道,电话里他说的话,母亲未必听清了。但母子连心,老母亲知道儿子想说什么,她要让儿子放心南繁。张孟臣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我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祖国,一个是九十一岁的老母亲。我这个岁数,还能叫上一声‘娘’,很幸福!”

  他南繁,为的正是“母亲”的微笑。

  拜完年,张孟臣就到田里收割早熟的豆子。双腿病痛仍在,他的步伐缓慢,却坚定。下蹲,挥镰,捆绑,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同事们说:“你在这里,我们很踏实!”

  转眼,就到了三月。张孟臣从试验站里望出去,四亩大豆刚刚收割,脱粒后正在晾晒。他走在收割过的大豆田里,看到一个遗落的豆荚,弯腰捡起,紧攥在掌心,像握着一块金子。在他眼里,每一粒种子都是无价之宝。

  提到这一年的南繁,张孟臣有如孩子般兴奋:“四块地三十多亩大豆,都收完了!”今年南繁新春有喜——他和同事采用轮回选择育种育成的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再次超过攻关指标。

  又一个优质的大豆品种!这是他和同事们带给祖国母亲的最好礼物!

  

  版式设计:赵偲汝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