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2020年较2012年,全国地下水年开采量减少约242亿立方米

精打细算 护好地下水(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王 浩 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3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今年,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党中央高度重视地下水超采治理。2021年12月,《地下水管理条例》施行,保护治理地下水进入有法可依阶段。我国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有哪些实践和探索?接下来,治理重点又在哪里?

  

  广袤田畴新绿延绵,冬小麦返青拔节。

  水是庄稼人的“胆”,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讲武城镇朝冠村种粮大户李研军对此深有感触:“过去大水漫灌,井越打越深,管子越拉越长。如今利用浅埋滴灌技术,管子埋在小麦根茎处,水肥精准输送,一口井过去一天只浇几亩地,如今能浇25亩地。”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仓,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大,水位下降威胁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随着水利部门全力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2021年底,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2018年同期总体上升1.89米,深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4.65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为892.5亿立方米,较2012年减少约242亿立方米,地下水治理与保护各项措施效果正逐渐显现。

  置换水源、节约用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

  一口砖井,承载着崔霞的“吃水”记忆。

  崔霞家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索镇街道苏王村,地处地下水漏斗区。“过去,大家共用一口井,村里早晚各集中放水半小时,家里大大小小的水缸、脸盆都接得满满的。”崔霞说,如今,老井封停,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水量大、水压稳,啥时候都有”。

  “居民饮水从过去全靠地下水,拓展为地表、地下‘双水源’。”桓台县水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巩河贤介绍,“县里铺渠道、建管网,引来了黄河水,实现城乡饮水一体化。”

  淄博—潍坊是地下水超采区,山东省水利厅统筹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资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置换、压减、涵养多措并举,让地下水水位得到有效恢复。

  “地下水超采区要在充分做好节水的基础上,发挥各类引调水工程作用,积极拓展外调水源,让水‘引得来、存得住、供得上’,进而关停不必要的水井,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杨得瑞介绍。

  水雾笼罩着青青麦苗,浇完返青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种粮大户许远超算起账:“大水漫灌,一亩地用水量40多立方米。用上喷灌技术,一亩地节水15立方米,省工省钱。”

  “2015年,杞县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180平方公里。我们大力推广滴喷灌技术、改种节水品种等,全力压减地下水。”杞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李艳玲介绍,全县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1万亩。

  华北地区是治理重点区域。“华北地区北京、天津等地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逐步落地,‘超用加价’等有效模式得到成功应用。”杨得瑞介绍。经评估,截至2020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7省份压减地下水超采量近86亿立方米。

  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是保护水资源、保障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2020年全国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198亿立方米,开发利用量近893亿立方米,21个省区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采问题。“接下来,水利部门将以京津冀、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湾地区等11个区域为重点,明确治理目标、措施、任务,推进全国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杨得瑞介绍。

  生态补水、复苏河湖,有效回补地下水

  鸟鸣啾啾、垂柳青青,磁县南开河村村民王利增常来滏阳河边遛弯。

  拓河道、清淤泥、补清水,让滏阳河变了样。“通过跃峰渠引调漳河水、南水北调生态补水,清水补充到河道,水多了也清了。”磁县水利局压采办有关负责人徐浩说,“河道补水,促进水体交换,有效补充了地下水。”

  在甘肃石羊河流域,曾经全流域打井2.5万眼,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0至20米。

  “一方面我们大力封停机井,采取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灌区节水改造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从上游西营河向下游民勤调水,确保下泄流量。”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主任康德奎介绍。

  在华北平原,水利部门实施京津冀22条(个)常态化生态补水和重点河湖汛前集中贯通补水,2021年京津冀治理区累计实施河湖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形成最大有水河长2355公里,补水河湖周边10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平均回升2.4米。

  “河道复流,地表水和地下水良性循环关系逐步恢复,地下水得到及时补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首席科学家李文鹏介绍,“地下水位恢复,有效缓解地下水漏斗区扩张趋势,减缓地面沉降,恢复生态环境。此外,在滨海平原,地下水位回升可缓解海水入侵。”

  地下水持续恢复,对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生态调查显示,补水期间河流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岸坡植被快速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保护与地下水管理处处长黄利群介绍。

  强化管理、精准监测,约束不合理取用地下水行为

  核对数据、排查管网、检查合同,一趟下来,山东省寿光市水资源办主任侯玉春发现不对劲:“对照生产进度,按理说这家企业用水量不应该这么少。”侯玉春和同事再次检查,终于在角落发现了机井。

  2021年,寿光市开展城区自备井排查整治行动。多部门联手,开展拉网式排查,封停自备井169眼。“我们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超采区暂停地下水取水审批,减少地下水开采。”侯玉春介绍。

  水利部门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明确“哪里超采”;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明确“哪里不能采”;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管理,明确“能采多少”;建立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明确“谁负责”。“我们指导21个存在超采问题的省区市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督,把管控指标确定、地下水水位变化等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黄利群介绍。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调受水区6省市累计关停机井71724眼。

  另一方面,地下水监测计量体系也不断健全。在寿光,“云”监测实时紧盯地下水变化。侯玉春介绍,用水数据传输到智慧平台,一旦发现用水量异常,工作人员可第一时间收到警示。

  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广泛应用,让管理更高效。“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经过多年建设,集数据管理、动态分析、水质水量综合评价与信息发布于一体,为精细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李文鹏介绍,华北地区地下水监测站点达6392个,并对年取用地下水2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及生活取水大户实行在线计量监控。

  “水利部继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精打细算用好地下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地下水资源,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后代子孙守护好宝贵财富。”杨得瑞说。

  版式设计:张芳曼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