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我和团队第一次到浙江绍兴越城区云松村,一望无际的茶园绵延群山,令人陶醉。当时的云松村就已完成了新路铺设、建筑改造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和团队将艺术引入乡村,让村子更美,也凝聚更多人气。
乡村是熟人社会,因此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团队做过不少尝试:公共艺术作品、景观微改造、艺术支教活动、村庄影像志、展览……我们都会邀请村民参与进来,一同感受艺术的魅力。比如公共艺术作品《百家布》,就是由村党委号召村民,拿出自家有纪念意义的衣服、被单等缝合制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成为良好的沟通手段,为后续改造做了情感铺垫。
与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两个人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年过九旬的罗金渭老人,另一个是坡塘村党委副书记劳卓娜。
初见罗金渭时,老人家一身军装,佩戴着勋章。他说自己曾参加抗美援朝,用这一身军装表达对乡村建设的期待。与他的交流也为我们带来了做“云松村影像志”的灵感。我们将镜头对准村民,为村庄留下有温度的宝贵回忆。
劳卓娜不善言辞,但心思细腻。我们第一次驻村结束准备离开绍兴时,她还特地自制了餐食,让我们带着路上吃。这透着她的用心,也在提醒我们,改造乡村更要注重爱和温度。
用艺术手段改造乡村需要可持续性。我和团队离开后,当地的艺术改造并未停步。我想,乡村艺术改造不仅是空间层面的更新与营建,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在此过程中感受自己生活的乡村之美。此外,也需要集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对村民的动员,实现自我发展。
乡村的艺术改造能否给村民带来更多实惠?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一个美丽的乡村会吸引游客,但乡村不仅是游客观看的场所,除了打卡景点之外,与村民共同营造的乡村社区,恰恰是人们深入了解这个地方的绝佳窗口,可以增加游客游览时长与黏性,从而带动当地的文旅消费,促进村民增收。
与其说我们是在用艺术改造乡村,不如说是发现与表达,我们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扎根乡土的有效建设。建设重点是“心建”,需要凝心聚力,以对人的关怀为出发点,逐渐赋予乡村栖居以诗意。
(本报记者窦瀚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