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携手铺就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孙广勇 谢亚宏 邹 松 杨 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7日   第 03 版)

  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行驶在位于老挝万象省的欣合楠里河特大桥上。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供图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中国致力于同各方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互利共赢。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31个合作伙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携手各方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凝聚起全球环境治理的合力。

  中老铁路

  绿色工程守护绿水青山

  “这是一条绿色生态之路。”中老铁路全线开通后,第一时间乘坐“澜沧号”动车的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对本报记者表示:“当火车越过崇山峻岭、江河平原时,满眼郁郁葱葱,我心中无比激动。”

  从规划选线到施工管理,再到运营维护,中老铁路项目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两国工程技术人员用实际行动,守护了铁路沿线的绿水青山。

  老挝北部山峦起伏、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规划建设期间,中老铁路项目尽量采取架桥梁、打隧道等方式避开林区,确保当地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影响。以老挝乌多姆塞省施工标段为例,在126公里长的铁路建设中,共建设了总长16.9公里的60座桥梁,以及总长86.6公里的32座隧道。“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最大限度绕避环境敏感区,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和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国江说。

  “中国企业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预防措施严谨细致,十分到位。”乌多姆塞省环境水资源保护局官员告诉记者:“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中方施工团队采用挂篮悬灌法、托架现浇法等进行混凝土浇筑、钢构件焊接等作业,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焊花等落入江河之中。”

  铁路建设后期,车站及配套设施设计施工也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在万象车站,一簇簇花灌木在阳光下盛开,与宏伟的车站和周边景色和谐统一,充满生气。“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结合、错落有致”是中老两国建设者为车站设计制定的绿化原则。布景与陈设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与人文景观,专门定制绿化方案,并充分利用铁路两侧原始植被。车站内及站前广场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并采用高效节能灯及智能控制技术,进一步降低能耗。

  老挝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素里耶·莫那拉表示:“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友谊之路、民生之路,更是一条绿色之路,沿线经济将搭上‘绿色快车’,实现绿色增长。”

  克罗地亚塞尼风电站

  绿色电力助推能源转型

  在克罗地亚中部沿海城市塞尼,矗立在青翠山间的一座座巨型风车迎风转动。这是由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所属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国际”)投资承建的塞尼风电项目,2021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

  项目总工程师兹拉特科·普皮奇是塞尼本地人。他告诉记者,由于濒临大海,当地风能资源丰富,但受制于相对落后的发电基础设施,当地电力供应长期依赖进口。作为一名工程师,建设风电站是普皮奇多年的愿望:“拥有一座自主建设运营的风电站,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国家能源结构都大有裨益。”

  塞尼风电项目2018年11月开工建设。作为克罗地亚近年来最大规模电力项目,工程受到各界关注。“从立项之初,我们就与当地政府保持积极沟通,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大量运用高新环保技术,并及时倾听当地人对项目的意见建议,随时优化和更新方案。”北方国际副总经理单钧介绍,项目验收时,得到了克罗地亚环境部门好评。

  据了解,项目总装机容量156兆瓦,采用39台单机容量4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风场面积达42.8平方公里,预计每年可生产约5.3亿千瓦时绿色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目前,北方国际在当地成立公司专门负责风电站的后续运营工作。

  测评显示,风电站不仅能保障克罗地亚本国的电力需求,还逐渐向邻近的斯洛文尼亚等国出口,有力维护了地区能源安全。克罗地亚计划在2022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提高到30%,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表示:“塞尼风电项目对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

  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

  绿色矿山造福当地民众

  在刚果(金)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近郊,一座由中企投资建设的“绿色矿山”坐落其间,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日间施工也看不到尘土飞扬的场面。

  2015年,中国紫金矿业集团旗下穆索诺伊公司来到这里,开发科卢韦齐铜矿项目。考虑到铜矿开采可能会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公司决定尝试更高的环保标准,“让矿山变绿”。

  起初,项目对矿区排土场、尾矿库进行绿化装点,但效果不佳。“土质松软,施工又逢雨季,运输车辆经常陷入泥潭。绿化工作需要依靠挖掘机或人工辅助开展,进度缓慢。”穆索诺伊公司采矿部主管克里斯·泰勒回忆道:“无论是人工播撒草籽,还是栽种植被效果都不太理想,首批绿植存活率不足10%。”

  经咨询农业专家并不断开展自主试种,公司逐渐摸索出铺垫腐殖土并结合人工深度种植等方式实施绿化,终于取得成效。目前,项目排土场和尾矿库边坡绿化面积已达40万平方米。厂区和生活区总共超10万平方米的区域也全部完成了绿化美化。如今,曾经裸露的山体都披上了绿装。

  施工中,中企始终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将二氧化硫及固体颗粒物排放降至极低水平,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大力推动太阳能照明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公司行政车队队长伊仑加·姆韦瓦从小在这里长大,看着当地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难掩兴奋之情:“不以牺牲环境和当地居民健康为代价,中企为我们带来了最好的发展模式。”

  刚果(金)总统巡回大使丹尼·班扎对科卢韦齐铜矿项目予以充分肯定:“中国企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了造福当地百姓。”

  (本报曼谷、罗马、约翰内斯堡、北京2月16日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