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13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雪游龙”见证雪橇赛场传承

本报记者 刘硕阳 人民网记者 郝 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3日   第 06 版)

  2月8日晚,北京冬奥会女子单人雪橇项目比赛结束。意大利选手妮娜·佐格勒刚度过了21岁生日,初次登上冬奥舞台,第十五名的成绩在高手中并不显眼,但她的姓氏——佐格勒却备受关注。

  妮娜的父亲阿明·佐格勒是雪橇项目名将,6次冬奥之旅,获得6枚奖牌。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当时20岁的阿明·佐格勒初次参赛,便获得一枚单人雪橇项目的铜牌。在随后的5届冬奥会上,阿明·佐格勒成绩都不错,获得2金1银2铜,其中包括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金牌。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获得一枚铜牌之后,40岁的阿明·佐格勒选择退役。8年之后,他的女儿妮娜来到了北京冬奥会赛场。

  从事雪橇项目,是妮娜自己的选择。“父亲并没有要求我从事雪橇运动,他总是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妮娜说。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起初练习田径的妮娜最终选择成为一名雪橇运动员。

  起初,父亲在这项运动中的名气,也给妮娜带来了一定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压力已被她巧妙化解。“我从不把他当成奥运冠军,他只是一位支持自己女儿的父亲。”妮娜说。在生活中,父女俩很少讨论雪橇的专业问题,但妮娜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困惑时,父亲都会凭借丰富的经验悉心解答。“来北京之前,父亲也只是告诉我,享受比赛已足够。”妮娜说。

  这份对雪橇项目的热爱,在佐格勒父女间实现了传承。在雪橇赛场上,类似的故事并不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格鲁吉亚雪橇选手诺达尔·库马里塔什维利在赛前训练中发生事故。12年后,他的堂弟萨巴踏上了北京冬奥会雪橇项目的赛场。本届冬奥会获得男子单人雪橇冠军的德国选手路德维希,他的父亲曾夺得1981年雪橇世锦赛的银牌。

  人们对雪橇项目的热爱,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为1964年起便进入冬奥会的这个项目注入更多的活力。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