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张艺谋也成为首位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场精彩的开幕式令世界惊叹。14年之后,奥林匹克之火再度在北京燃起,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拉开序幕。
张艺谋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立足未来,强调“人类的、共同的”,希望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北京冬奥会的办赛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开幕式也以此为标准。时长和参演人员相比2008年有了大幅度缩减。“在鸟巢这样的大型场地呈现出具有现代感的表演,难度很高,需要科技手段,不断演练磨合,是个复杂的过程。”张艺谋说。
“空明、浪漫、科技含量高、具有现代感”,张艺谋概括出了几个关键词。“燕山雪花大如席”,他用一句古诗形容,“一朵雪花”的故事贯穿整个开幕式——从倒计时短片、参赛代表团引导牌、演员服装、和平鸽放飞到主火炬台,都有“雪花”元素。
“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大家相聚在北京,共同组成一朵璀璨的雪花,‘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跃然眼前,也表达了‘一起向未来’这样共同的情感。”张艺谋说。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放飞和平鸽环节,数百名儿童手持会发光的“白鸽”在场地嬉戏玩耍,踩出雪花“脚印”,呈现出一片浪漫、温馨的场景。“这里没有表演,没有编排,而是任由孩子们在场上表现出自由、轻松的状态。”张艺谋说,“这样的节目形式体现出观念上的改变。”
开幕式体现大众参与,是导演团队创意的亮点之一。在“致敬人民”环节,数十名年轻人走上舞台,几百张照片构成的影像长卷随之展开。“这是非常简约的创意,不是表演,但能留下比表演更深刻的记忆。”张艺谋认为,无论是开闭幕式,还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人永远是重点,包括人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心和情感。所以开幕式表演更关注大众的参与,没有邀请专业演员,而是让普通人登上舞台。
一向善用中国元素的张艺谋,将“中国味儿”充分融入了细节中。运动员入场式上,引导员举着的引导牌,造型融合雪花与中国结;志愿者服装上点缀着中国民间剪纸图案;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服饰,脚穿虎头鞋……
在开幕式仪式中,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向来是展现创意的重要环节。张艺谋用“大胆、独特”来形容这次点火仪式的设计。“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呈现,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他说,“我们的主火炬台就是现场多次出现的雪花台,汇聚了各参赛代表团的名字。”
在现场,最后一棒火炬一直保留在雪花台上,将“微火”的画面呈现给世界。“考虑到低碳环保,也体现点火仪式的新意,‘微火’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的一项创举。”张艺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