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冬奥制服使用水墨画的设计,加上霞光红、长城灰、天霁蓝、瑞雪白等中国色彩,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学与冰雪运动融合……”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1万余件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陈设其中,厚重大气。馆长贺阳教授带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学生们设计的冬奥制服也诞生于此,即将在北京冬奥会上亮相。
谈及冬奥制服的设计过程,贺阳告诉记者:“这既是一次传承,也是一次创新,既是一次国家使命的承担,也是一次育人理念的践行。”
为培养具有坚实服饰文化理论基础和宽阔学术视野,能够从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传播和设计创新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北京服装学院于2012年10月起开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提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近10年来,项目致力于探索一条与传统学术性博士不同的高层次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北京服装学院校长贾荣林介绍,面对中国服饰文化存在的设计创新仍相对不足、服饰文化研究仍存在断层等问题,学校尝试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抢救传承研究、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创新研究三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和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探索。
创新的基础是研究与传承。探索传统服饰文化如何与当代时尚设计和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赋予传统服饰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李迎军是项目首届毕业生,其毕业设计作品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的造型结构、工艺手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为核心,探讨传统服饰“十字型结构”在当代“再生”的可能性。2016级博士生高丹丹则参与了出土纺织品的复制研究,在她看来,“通过复制研究,可以掌握出土纺织品的基本组织结构及性能、传统服装形制结构、纹饰使用特色、制作工艺技巧等珍贵的一手资料。将这些信息与现代创新设计相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既注重夯实理论基础,也注重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北京服装学院,一批以“根在传承、重在创新”为培养目标的设计师成长起来,并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装设计,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制服、火炬手服装及领奖礼仪服装设计等重大项目中取得了成果,在服务京津冀时尚领域的协同创新以及北京时尚之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人才培养项目主要负责人、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介绍,项目首届毕业生楚艳已成为国内有代表性的青年设计师,并设计了冬奥会颁奖礼服;2021级博士生刘柳创立了自己的个人服装品牌,致力于用青年视角设计出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相融合的服饰产品,也成长为此次冬奥制服的设计主力之一。
记者了解到,经由该人才培养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还形成了一套跨院系、跨学科交叉融合,并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所等单位合作的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以“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久前,由北京服装学院团队复原制作的15尊古代人物超写实雕塑及服饰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再现了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未来,以服装为载体,更好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展现当代国人的精神风貌,塑造自信多彩的中国形象,学校全体师生将不懈努力。”贾荣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