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故事和英雄,都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所有的聆听、体验、感悟,都是为了让火热的中国故事变成生动的文艺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如何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是每一位演员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都要实践的课题。
前不久,我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邀请,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中饰演老年时期的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告诉我,他们被彭院士一家两代践行“愿将此身长报国”的信念深深感染。我又何尝不是呢?这次参演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演员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与党同心同德,才能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我曾在影视作品中塑造过不同类型的角色,这一次是非常难忘的经历。与其说我们用艺术塑造彭士禄院士的形象,不如说是节目带领我们在一步步靠近他、试着成为他的过程中,走进时代楷模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正式表演前,我们通过聆听人物访谈、朗读回忆文章,以及连线观摩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从不同维度了解彭院士的个人成长和奋斗历程。最触动我的是他的成长经历。他3岁时母亲蔡素屏牺牲,4岁时父亲彭湃就义。他的童年颠沛流离,1933年,年仅8岁的彭士禄被捕入狱、受尽磨难。彭院士的女儿彭洁讲述父亲的童年经历时说:“那是父亲最悲惨的一年,每天只能通过监狱牢房里的一个射击孔向外面看,那是一片大海。他就觉得,射击孔的外面是天堂,里面就是一个地狱。”直到1940年,他才终于结束苦难的生活。
听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瞬间理解了彭院士曾经说过的话:“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彭士禄少年立志,青年苦学,而后将自己全部的热爱和心血都倾注在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耕耘、铺路上,一直在工作岗位奋斗到93岁高龄。2021年3月,96岁的他永远离开了我们。辞世后的第九天,他的骨灰被撒向了渤海湾,也就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地方。
朗读彭士禄写的个人回忆:“我终于没辜负那些冒死保卫我而从不索求的百姓,没辜负培养教育我的党,没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的期望,没辜负父亲的英名。”那一刻,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形象。“愿将此身长报国”的铮铮誓言,是彭士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长长久久践行出来的。
在用角色靠近彭院士的过程中,我数次联想起自己的经历。我比彭士禄小10岁,也是幼时失去双亲,一夜之间成了孤儿,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天。后来,我就把加入中国共青团的日子作为自己的生日,决心一辈子跟党走,到83岁时终于如愿加入党组织。和彭院士相比,我这辈子对社会谈不上做了多大贡献,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在矢志不渝追求演艺事业的70多年里,认认真真塑造过不少小角色。每一次演戏,我都和那些可爱的小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也都让我获得过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鼓舞。我热爱我的职业,它让我始终感知着大千世界的喜怒哀乐,品尝着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并且尽我所能,为他们抒情,为他们讴歌。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所有的故事和英雄,都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所有的聆听、体验、感悟,都是为了让火热的中国故事变成生动的文艺作品,让更多观众铭记和传承这些时代的榜样与精神。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任重而道远。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有充分的使命自觉,用更多扎实而有力的创作,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叫得更响、留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