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人民警察队伍始终牢记宗旨使命,忠诚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让我们走近几位一线民警,感受他们的付出和快乐。
——编 者
“为民服务,永远在线”
本报记者 亓玉昆
人物小传
王永辉,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主任。在完成日常警务工作的同时,他利用新媒体平台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警务站打造成河北公安爱民为民的服务窗口。
“不明链接不要点,如有疑问打客服电话”“明天开始石家庄限行尾号轮换了”“因雾,高速封闭,预计开通时间为今天中午”……翻看最近的“老吕叨叨”微博,一条条“老吕提醒”不厌其烦,只是博主不再是“时代楷模”吕建江,而是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主任王永辉。
吕建江生前是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综合警务站(现已更名为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主任,作为河北省首名在网上实名注册的民警,他开通“老吕叨叨”微博,通过网络途径听民情、汇民意、解民忧。因积劳成疾,吕建江于2017年12月因病不幸去世,2018年4月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为民服务,永远在线。”接手“老吕叨叨”后,王永辉这样承诺。3年多来,他新设了“老吕寻人”“老吕寻物”“老吕提醒”“警务站日志”等栏目,发了8200多条微博,为2000多人次解答问题。
王永辉除了注重用网络回应群众诉求,还发挥警务站“在民身边、与民为邻”的优势,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难事:抬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将坐轮椅误上高架桥的老人送回家、给参加艺考的学生送电子琴……虽然很多事情超出了工作范围,但他仍愿意为群众多跑些腿、多做些事。
2021年石家庄疫情防控期间,来自福建的叶女士母女二人向警务站求助,由于当时实行闭环管理,她们既坐不了火车,又住不了旅店。王永辉赶忙四处联系,找到能够对外做核酸检测业务的医院,开车送她们去做了核酸检测,又把她们送到旅店安顿好。有一对老年夫妇到警务站附近医院看完病后,因交通停运回不了家前来求助,王永辉就开着自己的车把他们送回十几公里外的家中。
“你们那里招不招辅警?”一天,王永辉和同事正在警务站内吃饭,突然接到一个小伙子的电话。小伙子家住山东滨州,从网上看到警务站服务群众的视频后,很是感动,想来警务站支援工作。
小伙子的话,让远在400公里之外的王永辉心头一热,瞬间哽咽了,“每次想到警务站的事迹打动了别人,自己干事的劲头就更足了”。后来,这名小伙子在王永辉的鼓励指导下,如愿成为当地派出所一名辅警,并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王永辉。
在王永辉的带领下,全站人人争做吕建江式的好民警。“门上的扶手套、自制的椅子坐垫、电视屏幕循环播放的各类提醒,这些细节让我们来警务站的市民备感温暖。”前来警务服务站办事的市民李俊彦说。
用行动诠释忠诚担当
本报记者 张 璁
人物小传
沈悦,公安部禁毒局国家禁毒办秘书处处长。从警18年来,她参与指挥协调200余起跨国境毒品大要案的侦破,圆满完成大量涉外案件线索核查、联合办案、调查取证、追逃抓捕等工作,缴获毒品数十吨。
2018年,因为一起特大跨国制贩毒品案,时任公安部禁毒局缉毒行动处副处长的沈悦带队赶赴境外某国缉毒。境外主谋指使在内地的团伙成员,从国内采购制毒原料、设备经物流渠道运至境外,并招募制毒“技师”在境外制毒……
面对此类境内外勾连的犯罪集团,跨国合作打击毒品犯罪如今已成为重要打击手段,但这对禁毒民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涉外沟通到分析案件、研判情报,样样本领都得过硬——沈悦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不过,远赴海外,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还是让工作组感受到了“水土不服”。
原来,经过一波三折的侦查,禁毒执法部门顺利锁定了制毒工厂具体位置。但由于国情和法律法规不同,一边是该国希望尽快收网,一边是制毒成品对中方的国内审判很关键,双方对下一步行动安排出现了分歧。为此,沈悦带领团队不断与该国禁毒部门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找到了能同时满足双方诉讼需求的收网时机。
“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沈悦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对于禁毒国际合作,她归纳了16个字——坚持原则、尊重差异、适当灵活、合作共赢。
最终,这次长达47天的跨国缉毒执法合作取得了丰硕战果:先后捣毁制毒工厂和藏毒窝点4处,缴获液态冰毒4.6吨、晶体冰毒481克、制毒原料及配剂13吨。
“作为一名禁毒民警,出差是家常便饭。”沈悦说,那些远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心中总会思念着国内的家人。缉毒侦查对于一名女性、一名母亲而言,意味着要付出更多,但沈悦无怨无悔:“我为自己是一名缉毒民警而骄傲!”
2011年缴获冰毒1.2吨的“2·24”特大海上走私冰毒案;2018年的“4·06”“6·01”“7·05”海上特大走私毒品案……这些年来,沈悦不仅参与指挥协调了这些跨国境毒品大要案的侦破,而且她还深入开展与他国的缉毒执法合作,用行动诠释了中国缉毒民警的忠诚担当。
让迷途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本报记者 魏哲哲
人物小传
张文博,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他不顾个人安危驻守结核病康复监区,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突发重病的服刑人员,用法治阳光感化迷途者,用真情的钥匙打开服刑人员的心结。
“一座围墙、四角天空”。监狱的工作相对封闭,每一天都平淡而漫长。“在这面积不大的监区里,不能有任何懈怠,更容不得半点疏漏。”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张文博说,把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是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多一个改造好的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就多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多为社会增添一分和谐稳定。
张文博曾驻守在结核病康复监区多年。“当时,分监区关押着136名结核病服刑人员,他们多数性情孤僻、意志消沉、敏感易怒,很难接受改造。”张文博就天天守在监舍,找他们谈话,讲法律、聊亲情,将他们反映的困难记下来,再一件件帮助解决。
改造服刑人员的工作远比想象的要困难。服刑人员王某入监后一直情绪低落,一次他突发疾病必须马上送医。快到医院时,因暴雨路面积水过深,张文博就和同事光着脚架着他,在积水中一步一步往前挪。
到医院后,张文博又立即送他去检查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对他悉心照料。后来,王某告诉张文博,其实他是想利用那次离监就医脱逃,但张文博的悉心照顾,让他思想发生了变化,最终放弃了脱逃的想法。
“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必须从心入手。”张文博利用休息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帮助王某解决了家里的困难。后来,王某积极改造,获得两次减刑。释放当天,张文博正在外办事,王某在监狱门口等了半天,只为当面对张文博说一声“谢谢!”
参加工作15年,张文博在监区度过了14个春节。“亲爱的女儿,不是因为爸爸狠心不回家,而是因为爸爸不能只做你一个人的盔甲。”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张文博舍小家为大家,用法律、正义、真情,在高墙内严格执法,重塑迷途者的精神,让他们相信法律,带着阳光更好地回归社会,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
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 金 歆
人物小传
柯海鸥,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从警22年,从一线重案民警到情报信息专家,再到牵头建设温州反诈中心,累累战果诠释了二十二年如一日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初心使命。
“你涉嫌洗黑钱200万,已被公安机关‘一级通缉’!你现在必须按我们的要求‘配合调查’。”小李是一名刚刚毕业来温州找工作的大学生。前不久,她接到了来自“某部门”的电话。
这时,又一个电话打来。小李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接起电话,“这里是温州反诈中心,你刚才接到的电话是电信诈骗电话。不要按照他们的要求行动……”
这些精准劝阻的信息正是来自于2021年建立的“反诈大脑”,它的牵头建设者,就是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温州市反诈中心负责人柯海鸥。“电信网络诈骗背后有非常多的灰色产业链,这就需要我们用‘专业’去应对。”柯海鸥说。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2015年,柯海鸥主动担起筹建温州反诈中心的工作重任,并在极短时间内协调了5家银行和三大运营商专人进驻,牵入专线,和公安机关联席进行实体化运作。
“过去,群众受骗后报警,民警想冻结诈骗团伙的账户要经过复杂流程,而骗子往往会在几分钟内把钱转走。”柯海鸥说,凭借快捷的沟通联动机制,实现了接警后第一时间冻结相关账户。反诈中心成立后的第二年,温州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就同比下降27%,涉案金额同比下降25.5%。在过去5年多时间内,共向受骗群众返还被骗资金1.2亿余元。
柯海鸥还创新战法,带领团队在全国首创提炼形成“人员流”技战法,开创“从境内打击境外诈骗”新模式。
2019年,温州连续发生多起金额较大的“杀猪盘”诈骗案件。温州警方成功锁定数百名犯罪嫌疑人。在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厅的直接指挥下,温州市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开展集群打击,在10余个省份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02名,破获案件150余起,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