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州80后用70万个乐高,拼出10平方米微缩版故宫

巧手搭出“中国风”

本报记者 贺林平 姜晓丹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4日   第 11 版)

  红墙黄瓦白阶绿树,70多座宫殿、9000余间房屋,还有护城河、城门、角楼……用乐高积木搭建的微缩版故宫,出现在广东番禺的一间工作室门口,引来过往人们驻足拍照。

  “作品占地10平方米,运用了大约70万个乐高零件,历时9个月搭建完成。”创作者黎十一郎说。

  黎十一郎本名黎志宁,是位80后,2008年开始接触乐高。每天创作两三个小时,拼拼拆拆,乐在其中。2014年,黎志宁的首个原创乐高作品问世,逐渐有了名气。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年,从未去过北京的黎志宁,决定以故宫为原型进行创作。

  创作之前,他仔细查阅资料,在图纸上标注出建筑的位置,结合自己的理解,边搭建边修改。作品中,黎志宁引入比例概念,从午门开始是按照1∶1的比例搭建,此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逐渐进行微缩,大中小比例互相交叠。“由于场地和设计的局限,只有通过微缩才能把四大门、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和慈宁花园等建筑元素呈现出来。”不同比例在整体效果上显得协调,也是作品的亮点所在。

  “难点在于要在大量库存里找到想要的零件,还要在分拆拼接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让过渡场景的转接位更自然。”黎志宁说。

  黎志宁回忆,在作品底板最后拼接组装时,他发现有一块底板上的建筑大小与其他部分不一致,为了在约定日期前完成作品,他花了一周时间调整。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品火了,黎志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没想到这么火,许多朋友都希望我多出一些中国风的作品。”黎志宁说,自己的初衷是创作一件反映中国制造、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作品。

  随着关注自己的人越来越多,黎志宁想用更多作品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乐高模型展览馆,用作品打动观众,中国风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事实上,这并不是黎志宁第一次尝试中国风。自带灯光效果、还原广州地标的作品《广州塔》;代表岭南饮食文化的《舌尖上的番禺》,用乐高拼出一桌美味佳肴;表达端午时节南粤龙舟竞技传统的龙船模型……

  “零件本身没有文化,但作品有文化。我想用乐高这种元素,组装出中国作品,推向全球视野。”黎志宁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