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准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图说·乡村振兴新画卷⑦)

何 娟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4日   第 05 版)

  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乐园村香菇种植基地,菇农在采摘香菇。当地实施产业扶持政策,助力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稳定增收。
  曹忠宏摄(人民视觉)

  在贵州黔西市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车间,村民正在直播推介苗绣蜡染产品。
  史开心摄(影像中国)

  在江西万载县,一个个帮扶车间开到群众家门口,吸纳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在贵州丹寨县,“乡村技能培训课堂”火热开展,着力打造更多能工巧匠;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地标农产品“瑶山雪梨”通过直播间走向千家万户,为农户增收、产业培育助力……脱贫摘帽以来,各地以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为抓手,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巨大成就,正是因为区分类别、靶向施策,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从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到易地搬迁走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再到通过定向招生、职教脱贫等倾斜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培训,开对“药方子”是拔掉“穷根子”的关键所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看到,脱贫地区产业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遇到风险变故仍有可能返贫。巩固脱贫成果,需要政策“扶上马、送一程”。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这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应有之举,也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精准帮扶就要“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存在短板、面临瓶颈千差万别,乡村振兴面对的实际困难也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比如,在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当地政府从2020年开始为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脱贫户和低收入边缘户统一购买保险,用理赔金对“收入掉线”的农户进行救助,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又比如,在陕西洛南县,豆角丰产却一度没有销路,当地引进龙头企业、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带动深加工产业发展,让群众尝到“土里生金”的甜头。实践证明,精准帮扶、科学施策,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已吹响。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抓巩固,一定能让更多农民富起来,让乡村产业火起来,更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