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4)

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孙景坤——

初心如磐终不改(全国道德模范)

本报记者 辛 阳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0日   第 07 版)

  “我是在替战友们活着。”病床上,看着电影《长津湖》中一幕幕熟悉的战斗场景,今年97岁的孙景坤老人双眼湿润,思绪回到了7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

  回忆刚入伍参加的战斗,孙景坤仍历历在目。子弹密集飞来,棉袄里的棉花四处乱飞。半个月,他换了4件棉袄。

  短短数月,他练出一身本领。从黑山阻击战、辽西大会战,直至全歼廖耀湘兵团,辽沈战役中他立了两个三等功。

  1948年11月,孙景坤所在部队从九门口入关,包围北平、转战天津。平津战役,他又立下了二等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刚从海南岛战场上撤回的孙景坤,待命过江。朝鲜龙水洞地区战斗,孙景坤所在团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子弹击伤他的左臂,他没退缩,子弹击中他的腿部,他仍冲锋,直至重重地跌倒才被抬下战场,回国疗伤。

  在丹东养伤一个多月,他就提出归队申请。第二次跨过鸭绿江,他奔赴前线,追赶部队。途中,火车遭遇美军轰炸,孙景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只好第二次回国。

  两天后,他第三次过江追赶部队。孙景坤只有一个信念,打了胜仗,才能回家过好日子。

  1955年,孙景坤退伍复员,回到家乡辽宁丹东山城村。没多久,山城村成立生产队,他担任第一生产队队长,一干就是26年。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他尘封了自己所有的战功和荣誉。

  他带领社员挖淤泥,造台田,台田上种玉米,台田下种水稻,玉米水稻双丰收。直到今天,老人们依然在传颂:山城一队大亚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

  孙景坤带领山城一队社员到东沟县(今东港市)学种水稻时,看到那里种植着当时人们还十分陌生的草莓,便把草莓种植技术也学到手。草莓迅速成为山城一队的副业,会计曲华成至今还记得,那时山城一队光草莓苗每年能卖出五六千元。

  年近不惑的孙世阳,忘不了多年前挨爷爷孙景坤踢的一脚。1989年,村里组织村民集体观看电影《上甘岭》。孙世阳嚷着:“我不看,要是放动画片我就去。”可7岁的他没想到,爷爷突然踢了他一脚,大声呵斥:“这是讲抗美援朝的片子,必须去看!”

  那时,他不懂爷爷为什么生气。在孙世阳的印象中,爷爷是个地道的农民,更是一个严肃而倔强的老头儿,对父亲和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这么多年,孙景坤从没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子女们也没跟着他沾过一分光。“我8岁上学,家里连4元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女儿孙美丽说。

  孙美丽回忆,在她16岁时,电话局选电话员。但当她报上名时,却被父亲拿下来给了别人。父亲说,你文化水平低,别耽误了事儿。“两年前,父亲的一句‘我对不起你’,让我知道他一直是爱我的。”

  孙世阳如今常把爷爷的英雄故事讲给自己的儿子听,他越来越理解爷爷的内心世界——经历过生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想着更多地回馈社会。“爷爷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孙世阳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