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会理,春天永驻的地方(我与一座城)

李美桦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4日   第 20 版)

  图为会理古城钟鼓楼。
  黄正伟摄

  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是位于川滇交界处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儿时的我对会理城充满了好奇,因为一首民谣:会理有座钟鼓楼,半截伸到天里头……那时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去会理城,看看那座神奇的钟鼓楼?

  第一次到会理是1983年中考。有机会进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是考试一结束,老师就把我们送回了乡下。一个月后,我收到消息:我已经达到中专线。但另一个消息却让我发愁:体检当天就结束了!我赶紧出发,终于赶到了县城。好不容易完成了体检,还得赶回学校补手续。几番周折,哪里还有心思在县城里逛?逛会理城、看钟鼓楼的愿望,再一次落空。

  毕业后,我到一个边远的乡里任教。每学期,我们几个年轻老师都要到县城参加自学考试。考试一结束,就得风尘仆仆往回赶。学校老师少,那么多孩子在等我们上课。就这样,我一次次地与会理城擦肩而过。

  十五年后,我和妻子先后调到城里工作,终于在会理城安了家,也实现了好好逛逛会理城的愿望。从那以后,每逢节假日,我就陪着家人,在暖融融的阳光下,漫步在古朴的大街小巷,感受浸润在岁月中的古城历史文化。

  会理可以说是一个春天永驻的地方。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盛夏时节,绿树葱茏,空气里有着凉凉的芬芳;入冬以后,蓝莹莹的天,金色的阳光,小城的暖冬一片和煦。很多来到会理的人,来了之后都不想走;很多走出去的会理人,上了年纪后又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来养老。

  “寄放乡愁,这才是好地方!”在大城市打拼了多年的云子大姐,退休后回到了会理。她乐呵呵地对我说:“会理的气候、阳光、空气,鲜嫩的瓜果蔬菜,厚重的本土文化,是我最想念的……”

  和云子大姐一样,我们自从到城里安家后,越来越爱这座小城。我尤其喜欢在清晨到滨河大道上跑跑步,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欣赏着沐浴在晨曦里的小城。我知道,在古城深处,有街巷里的明清院落,有鲜香味美的小吃,有淳厚质朴的乡音,它们是那样的亲切。

  记得刚来会理时,一位老人告诉我:这个地方好,不管在哪儿你都暖和和的。时间一长,我才越发读懂了这句话的深意。会理不仅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而且,会理人的实诚、厚道,让人交往起来总感觉心里暖暖的。

  我和妻子以前是乡村教师,能到城里工作,是梦寐以求的事。进城后,我到政府部门从事文字工作。刚开始时,能不能胜任新岗位的工作,我心里直打鼓。好在办公室的领导和同事不断鼓励我,帮我修改文稿,使我很快成长为业务上的骨干。妻子进了城区小学后,同事手把手带她,让她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同事和同学知道我们照管孩子忙不过来,有空就会过来搭把手。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会时时想起那些暖心的瞬间。

  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会理人,他们的故事同样让人感到温暖。

  在一次报告会上,司法所工作人员沈学莉的事迹打动了我。为帮民工讨要医药费,面对对方的刁难和推诿,她反复交涉较量,即便是累倒在病床上,还不忘琢磨调解的办法,最终让对方支付了费用。

  退休教师陈作恕,为让乡亲们更好地了解党的政策,在家乡建起简易的播音室。每天清晨8点,广播声会准时响起。九年来,他淳朴的乡音如缕缕春风,滋润着乡亲们的心。

  在会理,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质朴的行动,让这座城市温暖如家。

  会理是一座积淀深厚的古城,留下了钟鼓楼等历史遗迹。会理也是一座红色的城市,当年红军长征曾经过会理,并在此召开了“会理会议”。现在,外地客人到了会理,我除了领着他们去钟鼓楼、逛古城,还会带他们去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当年,皎平渡两岸的穷苦船工不舍昼夜,帮助三万多名红军渡过金沙江,留下了军民鱼水情的佳话。这个动人的故事,我已经听过多遍,但每次听都有新的感悟,会收获很多温暖和感动。

  如今的会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石榴之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所在地,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会理多了一张又一张新名片。前段时间,一位曾在会理工作过的外地朋友对我说,他离开会理十多年,现在的会理已经变得让他认不出来了,真好!说起会理的变化,会理人都无比自豪。城北城南新区开发,城东文旅康养项目,城郊十里城河建设,一片片新开发的楼盘,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楼高了,路宽了,城美了,人的精气神更足了。

  好一幅生机盎然的壮阔画卷。2021年,会理正式撤县设市。我无比眷恋的小城会理,正大步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