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这片草原,这片花海(逐梦·致敬功勋党员(15))

孙永斌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4日   第 20 版)

  图为萨如拉图雅嘎查草场。
  孙永斌摄

  今年9月,我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拜访“七一勋章”获得者、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廷·巴特尔是扎根草原苦干实干的楷模,他投身牧区建设47年,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牧民增收的新路,使当地牧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沿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向前,走过一片金黄色的草甸,就来到了廷·巴特尔的家。

  廷·巴特尔到底是如何带领牧民改变传统畜牧业养殖,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条致富路的?在廷·巴特尔的家中,我们跟随着时间的脚步,走进他的青春岁月和精神世界。

  一

  在廷·巴特尔家的餐厅,廷·巴特尔的妻子额尔登其木格正在忙碌。额尔登其木格给我们每人倒了一碗奶茶,并端上炒米和奶食。

  廷·巴特尔一边招呼我们喝奶茶,一边向我们讲述起他的经历——

  那是1974年7月。19岁的廷·巴特尔指着父亲用过的地图上一个小点说,我要去这个地方插队。家人劝他别去那里,那地方进得去出不来。但父亲却说,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就这样,他和40多名怀着同样激情的青年,一起从呼和浩特市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廷·巴特尔和其他几名青年,来到草原深处的萨如拉图雅大队插队。

  刚到草原时,牧民的活儿廷·巴特尔一样都不会。幸好,有淳朴善良的牧民教他骑马、放牧、打草、做饭,还给他送来奶食、火炉和炒米。日久天长,他与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年,知青大返城时,廷·巴特尔的父亲已出任内蒙古军区和自治区党委领导。牧民们都说,第一个返城的肯定是廷·巴特尔。可召开大会那天,廷·巴特尔却说,谁没有指标,我的让出来;愿意留下来的,我领头,还在这里干。

  最后,其他人都返城了,廷·巴特尔是唯一留下的知青。

  讲到这里,廷·巴特尔喝了口茶,顿了顿,然后说,那时我就在心里暗暗起誓,既然选择了留在草原,就一定要得到牧民的信任,一定要改善草原和牧民生活现状,一定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这意味着,廷·巴特尔要扎根在这片草原,开始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

  在萨如拉图雅,廷·巴特尔被群众选为队长,担起了为牧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重任。在草场承包到户时,他把体质好的牛羊分给了别人,把没人要的弱畜和植被稀疏的草场留给了自己,这样的选择让很多人不理解。

  1981年,廷·巴特尔与当地姑娘额尔登其木格组建了家庭。从那以后,额尔登其木格就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带领牧民走以科学养牧取代传统畜牧业发展的路。

  在廷·巴特尔的倡议下,嘎查的党员干部带头,两委班子成员捐献母羊,组成“流动扶贫羊群”,以定期承包的方式将羊群放到贫困户家里去饲养。每年的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羔羊归贫困户所有,剩下的成活羔羊归集体。如此循环,贫困户逐渐脱贫,嘎查“流动扶贫羊群”的“雪球”也越滚越大。1983年起,牧区又开始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这个政策符合牧民的意愿,牧民有了养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子也有了根本性变化。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引导,很多牧民在追求牲畜数量的同时,忽视了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廷·巴特尔却敏锐地感觉到,单纯追求扩大畜牧养殖规模,忽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对草原持续退化沙化有着直接影响。需要给草场修复的时间。为此,他在自家的草场上进行划区轮牧,把草场分为夏季草场、秋季草场、冬季草场、打草场等多个区域,各有其用。

  廷·巴特尔曾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上世纪90年代,廷·巴特尔以身作则,在草原上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带头把家里的羊全部卖掉,改为养牛,并根据需要专门圈起300多亩打草场。通过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冷配相结合的方式,提纯复壮,少养精养,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他养殖的牛最多时有100多头,但收入不高,降到70头左右才开始增收。虽然养殖数量减少了,但是通过少养精养,仍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并且,廷·巴特尔的300亩草场比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产草量都大。再后来,廷·巴特尔家出栏2头牛的收入比别人家3头牛的收入还多。这样一对比,牧民的心里就亮堂了,大家纷纷效仿起来。

  对于廷·巴特尔来说,如何进一步改变草原的现状和牧民的生活,是他时时挂在心头的事情。牧民应该有多种致富的门道。于是,他带领牧民搞起了特色养鱼、牧家旅游等多种经营。每年春季,党员则领着牧民开展植树种草义务劳动。经过不懈努力,大家在风沙肆虐的地方栽植了2000多亩网格化沙障。2001年,嘎查的2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变化的背后,是廷·巴特尔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愧疚。女儿一岁半时,夫妇俩就把孩子送到了呼和浩特的父母家。说到女儿,廷·巴特尔的情绪有些激动:“那时,孩子刚一岁半,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可是我作为嘎查领导,要带领牧民走出困境,就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当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我们想孩子了,就给家里父母写信,有时候一封信半年才能寄到家……”

  这些,天上的星星知道,牧民们的心里也知道。

  二

  侍弄奶牛和牛犊、打扫棚圈、挤牛奶,是廷·巴特尔夫妇的日常生活。为了不耽误他们干活,我提议,可以到棚圈那边去看看,一边干活一边聊。

  在餐厅的左边,有一排整齐的建筑,约有10间房子那么大。一座用铁栏围起来的棚圈分成几个格子,有喂草、挤奶、接牛犊等多个功能。看似简单的基础设施,却体现着很多智慧。

  廷·巴特尔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棚圈,一边介绍说,上世纪中后期,萨如拉图雅7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当时,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已经意识到要进行草原生态建设,要用现代文明理念引导牧民走科学养殖的新路。

  起初,有的牧民对此不以为然,还是依照传统做法来放牧。看到这种情况,廷·巴特尔坐不住了。他挨家挨户到牧民家里,苦口婆心地和每一户牧民分析草原的现状。每到一家,都要给他们算这样一笔账:“1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同,1头牛有4只蹄子,而5只羊有20只蹄子,4只蹄子和20只蹄子相比,当然是20只蹄子对草原的破坏力更大。而且牛吃草时是卷着舌头吃,不会对草的生长造成影响,羊吃草时却是用蹄子刨着草根吃,对草场破坏严重……”这笔账算得清楚,被牧民们广为认同。廷·巴特尔带头实践,将自家的羊卖掉,全部改养肉牛,结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大幅提升。摆在眼前的事实,让牧民们真切地意识到:跟着廷·巴特尔干,不会错!

  夫妇俩干完手头的活儿,已是下午3点多钟。我们来到镇上一家饭店吃午饭。吃饭时,话题聊到了廷·巴特尔的父亲。

  廷·巴特尔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廷懋是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说起父亲和严谨的家风,他的脸上流露出几分自豪。

  廷·巴特尔说,父亲虽然是将军,但是很朴实谦逊。父亲在家里备有许多工具,扳子、锤子、铁锹等都有,家里的一些活儿都是父亲亲自动手,电器、桌椅板凳坏了全是自己修,别人想帮一把都插不上手。父亲给一家人树立了榜样。

  额尔登其木格接着说,我们家的大小事情和一些家务活儿,也从来是廷·巴特尔自己动手。父亲严谨的做人标准和做事规矩,让廷·巴特尔从小就受益匪浅,从父亲身上传承下来的品质影响了他的一生。

  廷·巴特尔的学历不高,但他热爱学习,有闲暇时间就买来科学养牧等方面的书籍来充实自己。他把从书本上学来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畜牧业养殖当中,带领牧民摸索出一条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之路。

  在我看来,廷·巴特尔没有贪图优渥的家庭条件,没有把自己当作将军的儿子,而是成为牧民的一分子,甘愿永远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牧民,这种闪光的人格之美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仰。

  三

  黄昏时分,我们驱车走访了距离廷·巴特尔家最近的邻居贠亮。在草原上,说是邻居,最近也相距几公里。

  贠亮告诉我们,嘎查的牧户都是在廷·巴特尔的带领下坚持少养精养、算账养畜,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每年纯收入达40万元,同时也实现了由数量增收向质量增收的根本改变。

  说起廷·巴特尔这位邻居,贠亮直竖大拇指。划区轮牧实验,使廷·巴特尔家的草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休养生息。他家那片草场曾经是全嘎查最差的,但是仅几年的工夫,就开满了白色、蓝色、红色的花朵,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个花的海洋。过去干旱、砂石遍地的河滩,如今牧草长得有半人多高。300亩打草场因常年禁牧,产草量一年比一年多,过冬贮草早已实现自给,牲畜放养零成本。这么一算,成本降到最低,收益却是最大。这一事实大家看在眼里,所有牧民因此都争先恐后地效仿。为了达到恢复草场质量和草场循环利用生态资源的目标,廷·巴特尔还有一项发明,叫“打草不拉草”。秋天打的牧草不用拉运储存,就地铺在草场上。这样既保证牧草营养不流失,草籽留在草场,而且还节省了人工、储运等大量成本,对于草原和牧民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在贠亮看来,廷·巴特尔是个能吃苦、有思想、敢作为的人。无论多忙,家里的活儿都是他们夫妇俩自己干,从来不雇人。生活条件变好了,廷·巴特尔的创新追求却没有停止。他率先实行划区轮牧、优选草种、改良牧场、棚圈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把当年嘎查植被最差的盐碱滩改造成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牛儿个个培育得膘肥体壮。在他的带动下,牧民的环保意识日益强烈,每家都在减小畜养大畜,自发加入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

  “牧民们都以养牛为主,如果不是他的做法使各户的牲畜出栏率大大的提升,牧民们怎么会信服?看到廷·巴特尔家那些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你们就知道他多有能耐了。”

  贠亮说到这里时,我想起了廷·巴特尔向我展示他的微信朋友圈时,指着几张图片说,这是他培育的“科学生态草原西门塔尔牛”。他接着说:“如果要问我,这辈子给草原留下了什么?我会回答说,这就是我给草原留下的最好的礼物。”

  我把廷·巴特尔转发给我的图片给贠亮看,问他:“这就是你刚才说的西门塔尔牛?”

  “是。”贠亮说:“廷·巴特尔比我大几岁,他是个能人。我家做的东西都是跟他学来的,包括这房子的结构设计都是他帮我琢磨的。”

  弹指间,47年过去了。从廷·巴特尔刚到萨如拉图雅嘎查时牧民人均收入只有40元,到现在人均收入3万多元,这片草原的生态和经济实现了双赢。廷·巴特尔算的“蹄腿账”,总结出的“划区轮牧”“打草不拉草”等经验做法,在这片草原上广为流传,并早已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吃水不忘挖井人。廷·巴特尔扎根草原47年,带领牧民蹚出了一条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畜牧业改革之路。当地牧民们说,他是我们牧民心中最为信赖的带头人。

  大雁或南飞或北归,廷·巴特尔都在这里。这片草原,这片花海,永远记得他走过的每一个足迹……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