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寻访《共产党宣言》诞生地

任 彦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0日   第 17 版)

  布鲁塞尔伊克塞尔区让·达登街50号外景,马克思曾在此居住。

  “天鹅之家”咖啡馆内,马克思常坐在这张餐桌边工作。

  “天鹅之家”咖啡馆外景。
  任 彦摄

  马克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生活了3年,时间不算长,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共产党宣言》在这里诞生,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沿着伟大革命导师的足迹,漫步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可以感受到真理超越时空的力量。

  在平民咖啡馆传播革命火种

  在法国作家雨果笔下,布鲁塞尔大广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大广场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地面用花岗石铺就,碎石块的棱角早已磨光,似乎在诉说历史的沧桑。广场四周的建筑物恢弘壮丽,风格各异。游人们常将相机镜头对准高耸的市政厅大楼,实际上,与雄伟的市政厅仅隔一条小径的一栋5层楼房更加不同凡响,这是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最爱光顾的地方。

  这幢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名为“天鹅之家”,外墙镶金,门楣上嵌有一只振翅欲飞的白天鹅雕像。建筑外墙两侧分别悬挂着两块很大的金属铭牌,其中两块用法语、荷兰语、德语和英语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住在布鲁塞尔。他曾跟‘德意志工人协会’和‘民主协会’一起在这里欢度1847至1848年的新年之夜。”另外两块用法语和荷兰语写着:“1885年4月5日至6日,比利时工人党在这里成立。”

  这座建筑现在被用来经营一家餐厅。推门进去,一眼就能看到一幅巨大的青年马克思画像悬挂在大厅左侧木质墙面的中心位置,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餐厅经理米歇尔·维尔多介绍,这座建筑因马克思而闻名世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寻访马克思的足迹。他指着进门左手角落的一张餐桌说:“马克思每次来都坐在这里。这里比较安静,适合思考问题、与人交谈。”

  比利时学者亨德里克·维米尔施告诉笔者,当年的“天鹅之家”是一间普通咖啡馆,顾客多是底层劳动人民。1847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侨居比利时的德国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协会成员每周定期两次前往“天鹅之家”咖啡馆,周三晚上通常是听讲座,多由马克思主讲,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周日晚上则举办音乐会等娱乐活动。1847年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推动下,布鲁塞尔民主协会成立,旨在联合所有在比利时的革命民主派,“捍卫人民团结和人类博爱”,马克思被选为副主席。正是在这家平民咖啡馆,马克思和恩格斯携手传播无产阶级革命火种,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工人。

  颠沛流离中创作《共产党宣言》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在“天鹅之家”咖啡馆会面或组织活动,但《共产党宣言》并非在这里创作完成。比利时历史学家爱德华·德·梅斯沙尔克说,研究普遍认为,《共产党宣言》构思并创作完成的地方应该是“纳缪尔郊区奥尔良路42号”,即如今的布鲁塞尔伊克塞尔区让·达登街50号。这也是马克思在比利时期间居住时间最久的一处住所。

  比利时知名历史学家让·斯坦格斯找到一份政府文件,证明马克思在1846年10月至1848年2月期间居住在奥尔良路42号。他考证认为,当时位于该住址的房子是一套普通公寓楼,加上半地下室共有4层。马克思住在一楼,“房间很小,装修简陋,条件十分艰苦。”

  笔者前往让·达登街50号探访。现在的房东伊莎贝拉·德斯麦说,她15年前买下这套公寓楼,当时已经是5层楼了。现在半地下室是一家瑜伽馆,其他各层都出租给客户居住。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个历史遗迹,伊克塞尔区历史协会在楼房外墙上装了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1846年至1848年,马克思在这里居住。”

  1843年,马克思因犀利抨击专制统治而惹恼普鲁士政府,被迫移居法国巴黎。1845年,法国政府迫于普鲁士政府的压力,将马克思驱逐出境,他便前往比利时,并向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写信申请政治庇护。在要求马克思签署“专注于哲学研究、不参加革命活动”的保证书之后,比利时当局才准许他在布鲁塞尔居住。

  梅斯沙尔克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考证,写作出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一书。根据该书描述,马克思在比利时的第一年,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一家三口生活相当艰难,此后也常因交不起房租而搬家,辗转八九处之多。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住所大多无迹可寻,有据可查的还有3处。其中一处是同盟大街5号:马克思入住后不久,时年24岁的恩格斯便从巴黎迁来,住进同盟大街7号,和马克思成为邻居。二人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穿越时空的真理力量

  “在我看来,布鲁塞尔是马克思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梅斯沙尔克说。在布鲁塞尔的3年,是马克思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期,也是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的时期。

  在维米尔施看来,马克思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得到迸发,与当时布鲁塞尔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密切关系。“比利时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当时布鲁塞尔的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资产阶级住在城市地势高的区域,生活条件优越;无产阶级则住在地势低的地方,与厂区和市场为邻,生活环境恶劣,几代人拥挤在一两间住房内,平均70人一间厕所,人均寿命不超过40岁。资产阶级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工人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但收入少得可怜,很多人无法养家糊口。”

  维米尔施认为,布鲁塞尔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零距离观察资本主义制度的样本,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恩格斯在伦敦生活期间也目睹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悲惨境遇。通过与恩格斯的交流,马克思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为了摆脱剥削、战争和苦难,必须革命;同时必须有一个革命的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为了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

  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经过深入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回到布鲁塞尔后,开始构思和写作这篇后来震撼世界的宣言。从写下第一个字母到完成最后一个标点,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在伦敦完成印刷出版。这本绿色封面的小册子共23页、2万多字,首次印数仅几百册。然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170多年后的今天,它已被翻译为200多种语言,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政治文献之一。

  在布鲁塞尔寻访马克思历史踪迹的过程中,《共产党宣言》激动人心的话语时常在耳畔回响。历经170多年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学说依然闪烁着真理耀眼的光芒。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