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这片奋斗的土地上(逐梦)

艾 平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6日   第 08 版)

  一

  在乌兰敖都牧业生产合作社纪念馆,我被一位老支书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老支书叫根登,1951至1983年间任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书记。

  乌兰敖都在哪里?乌兰敖都嘎查是阿什罕苏木的一个村,阿什罕苏木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一个乡。

  陪同我们的阿什罕苏木党委书记僧格说,我们的老支书是可敬可爱的人,是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他1993年去世,如今快30年了,却好像没有离开这片土地一样。

  这片土地曾经一碧千里,清代开始放垦开荒,从此沙化便不可遏止地开始了。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已是一片牧草稀疏的沙地。

  当时,根登是一个贫苦牧民的儿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组织一声召唤,根登就出发了。他骑着马,在茫茫黄沙中艰难跋涉50里,从故乡海拉苏来到这里。他擦擦被沙尘蒙住的眼睛,终于看到了一座陷在沙堆里的小矮房。

  你是党派来的?干部是什么人……根登的到来,让这片土地有了党的声音。根登告诉牧民,干部就是党派来领着牧民奔好日子的人。周边18户牧民相信了他,大家在沙漠一隅聚居起来,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了乌兰敖都嘎查。

  根登来到乌兰敖都的首要任务,是带领牧民齐心协力,修复沙化的草原,发展经济,让牧民过上好日子。

  安居才能乐业。根登提议先盖房子,让每一家都住进结实、保暖的房子。

  乌兰敖都附近有一座石头山,那里可取盖房子用的石材。可是,当根登召集大家上山采石的时候,却无一人响应。根登询问当地老者,才知道原因。民间传言那座石山上,有一只白色的大狐狸,谁要是动了白狐狸的毛,就会受到惩罚。根登明白了。第二天,他只身一人,横枪跃马,先在村里绕了两圈,接着在众目睽睽中上了山。在山上他没有费什么周折,就猎杀了一只白狐狸。时间一天天过去,乡亲们看到,根登并没受到什么惩罚,明白了从前的传言并不真实。根登趁热打铁,随即带领党员和积极分子,率先上山动土采石,慢慢得到乡亲们的响应。大半年过去,牧民们笑逐颜开地住进了新房子,一个崭新的村庄出现在了茫茫沙海上。

  黄沙的侵入,导致草原上很多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沉。牧民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水,一路上非常艰辛。根登产生了在村里打井的想法。他们开工了。那时打井全靠人工挖坑。由于沙子不停流动,坑没挖多深,就被流沙埋住了。好不容易挡住了流沙,井口又塌方了,人在下面挖土随时可能被埋住。大家长叹一声,放下了工具。

  根登知道,水的问题不解决,总有一天人们还是会离开这里。栽下的树苗会干死,拼命创建的新生活必将转瞬即逝。没有被困难吓倒的根登,继续组织大家打井。可是打了半个月,也没打到两米深。人们绝望了。

  两个月过去了,挖下去的坑深达十几米,可还是没有见到地下水。不满的情绪开始在人群里蔓延。看到牧民们情绪激动,根登说,从现在开始,我一人下去挖。根登慢慢进入黑洞洞的井下。大家守在井口,紧盯着系在根登身上的绳子。突然,那根绳子开始剧烈抖动起来。人们慌了,有人连忙喊道,快使劲,把根登拽上来……当根登从井底上来时,已是浑身湿透。原来根登进去挖了好久,才见到湿土,又是一镐下去,突然地下水就像开锅了似的涌了上来。第一眼井就这样打成功了!乌兰敖都人再也不用为吃水而犯愁,新生活开始了!

  此刻,我们就站在当年根登老支书打下的这口井前。虽然自来水早已通到了家家户户,但是这口井依然被乌兰敖都人精心保护着。俯身往下看,只见一泓碧水倒映着明净的天空。据说,现在年纪大的牧民还常常来这口井打水,他们说,用这井里的水熬出的奶茶特别香。

  二

  随着僧格的引导,我走进了岁月的深处。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后经修改后正式公开发表。根登正是以此为依据,带领18户贫苦牧民办起了乌兰敖都牧业生产合作社。他先后发动50余户、300余人参加到合作社中来,把牧户的土地、草牧场等整合划归到一起,将各家的牛、羊、马、农具等作价入股,共同经营,年终按股金和工分分红。这个合作社成为样板,翁牛特旗陆续有了12个这样的合作社。国务院授予乌兰敖都牧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从1956年春开始,根登带领牧民们进行治沙大会战。解决了住房和吃水的问题,牧民可以在沙海中寻觅着零星的草地放牧,可以维持生活了。然而,牛和羊都还没有吃饱。根登对大家说,只有让沙漠都变成草地,才是长久之计。

  大家都点头称是。可是,当根登带着大家开始种草,无数的难题就来了。沙子在风中不停流动,种下的草籽瞬间流失。根登脱下蒙古袍,在沙地上围了个圈,挡住风,在里面撒种浇水。草原的春风吹在脊背上,像无数冰刀子划在身上。其他党员也像他一样脱下了蒙古袍。守了几个昼夜之后,小草终于从沙子里露出了嫩芽。大家也找到了更好的办法——治沙先固沙。他们用灌木枝和干草插在沙地上打成方格,在格子里面浇水种草。灌木枝和干草长着尖利的荆刺,根登他们的手都被划破了。根登烧了一些草木灰,抹在伤口上,然后接着干活。大家也纷纷学着他的样子敷好伤口,然后继续种草。榜样的力量胜过任何语言,根登树立起的共产党员形象,已经成为大家的榜样。就这样一年年拼搏下来,种下抗沙植物800亩,又在沙漠上造林1000亩,终于将流动沙丘改造成为优良草牧场。

  沙地变绿了,集体经济开始壮大。合作社先后办起了缝纫厂、乳粉厂、酿酒厂、修配厂,还建起了沼气池。当时社员们的平均工资已经高过当地一般干部。

  我站在根登老支书的照片下,久久凝视。根登同志,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带领18户贫苦牧民办起牧区第一个牧业合作社,多次被评为旗、盟、热河省、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7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三

  老支书是一心为民的,也是大公无私的。原样搬到纪念馆内的老支书故居,是用旧报纸糊的墙,家具仅有一个木头箱子、一张小炕桌。僧格告诉我,老支书两袖清风,退休后一直在乌兰敖都嘎查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高考恢复后,他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老支书没有钱给女儿当学费,就悄悄到亲戚家借钱。女儿毕业后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被父亲要了去还债。

  村民红伟是根登书记的侄女。她说,大伯平时总是教育她遇到困难往前冲,有好事的时候往后站。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大伯不许他们争和挑,等到村民选完了,剩下啥算啥。当时心里不太愉快,现在想想却明白了大伯的苦心。事实证明,听大伯的话是对的。现在,靠勤劳和智慧,他们同样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根登老支书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僧格书记说,在这里工作,老支书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一直教育着我们,砥砺着我们前行。说话间,僧格的手机铃声频频响起。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僧格书记非常忙。自从开始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他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要求苏木食堂每天早晨提前一个小时开饭,吃饭时部署当天任务。他积极为扶贫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走遍了所有村民的家,遇到贫困户有燃眉之急时,他还拿出自己的工资来帮助。

  这些年,因治沙成果显著,阿什罕苏木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乌兰敖都嘎查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一直没有忘记根登老支书。2016年,为了筹建纪念馆,当地公开向村民征集老支书的遗物。村民海青珍藏着一份老支书的批复。海青从小喜欢做木工,不愿放牧种地,遭到不少人的批评,但老支书却力排众议,专门写下批复文件交给了海青。后来,海青给牧民做了很多漂亮的木器,还为合作社做了多年生产工具。当他拿出这份文件时,脸上满是泪水。

  人们没有忘记老支书讲过的话。在修建穿沙公路时,需要占用几户牧民家的草场。刚开始这几户要求的补偿款数额很高,施工面临困难。这时在赤峰住院的老牧民那存乌力吉回来了,他训斥了自己的儿子,然后亲自到阿什罕苏木签了字。接着,他用老支书常常讲的一句话——治沙是为我们的后代谋福利,给其他几户做通了工作,使得穿沙公路顺利施工。

  在乌兰敖都,老支书的故事口口相传,精神永不磨灭,就像雨露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感动着激励着这里的后来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