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25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全形拓中的金石趣味(匠心独运)

金奕文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25日   第 08 版)

  初拓毛公鼎全形拓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金奕文供图

  全形拓也常被称为立体拓、器物拓,是指以墨拓技法将器物表面的原始面貌完整转移到拓纸上的工艺。

  著名金石学家容庚曾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捐赠过一批重要的全形拓轴,其中包括初拓毛公鼎全形拓轴、周齐侯罍全形拓轴、鄂侯驭方鼎全形拓轴、陈子匜全形拓轴等。而在捐赠栾书缶、息伯卣、仲惠父簋以及越王剑等重要青铜器的同时,容庚也选择将全形拓一并捐赠,说明在金石研究领域内全形拓的重要性。

  与经常应用于石刻碑志的平面拓相比,全形拓多用于青铜器,常常辅之以线描、绘画、剪纸拓等技法。也就是说,全形拓不受青铜器原器物大小之限,可以使青铜器本身的形状、铭文等展现于拓纸之上,再辅以题识,使之成为不同于书画的特殊艺术品。

  因此,流传至今的古物青铜器全形拓片,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其一是专注于金石的收藏家所制、用以“古器存真”的艺术品,另一种是书画艺术家所制作的博古清供类全形拓绘画。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全形拓兴盛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清代僧人释达受与收藏家陈介祺是推动全形拓技艺发展的两位重要人物。

  现存最早的全形拓片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为释达受于清道光十九年手拓的全形拓《西汉定陶鼎手卷》。此卷所拓器形完整,全鼎前后两面一器两拓,凡转折或相邻处,都有墨色运用的浓淡对比。陈介祺收藏范围广泛,涉及钟鼎、印章、车马、兵器、古砖、瓦当等诸多门类,甚至包括著名青铜重器毛公鼎,在全形拓制作和探索上,他更注重古器物的“金石趣味”,尤其强调“存古留真”。

  相对于白描,全形拓直接由青铜器原器表面椎拓而得,有拓印的墨色变化,更为直观真实,因此成为金石收藏家研究、保存、欣赏、展现古器物的重要方式。

  同时,纹饰清晰、质感逼真、铭文规整等特征,也让全形拓逐渐被书画艺术家接受。他们在全形拓作品上施展绘画技巧,配以花卉图样,使全形拓与博古绘画结合,成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博古清供花卉图”。

  清供题材绘画源于宋元时期。新岁时节,文人雅士提倡清简之美,常以松、竹、梅等供于几案,配以粗茶淡饭、清酒小菜,称之为“岁朝清供”。清代中晚期,清供图广受世人喜爱,创作趋于鼎盛,进一步与祈福图、博古图等融合,主图为博古器物,辅以水仙、梅花等节令花卉,配以柿子、大枣、栗子等吉祥瓜果。至近现代时期,甚至形成了收藏家、画家与拓工相互合作的创作新模式。在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吴昌硕《鼎盛图》中,全形拓比较粗率,只是重视古物器型表现和整体画面和谐。由此可知,在全形拓融入清供图的过程中,创作者的主要着眼点还是绘画本身所赋予的吉祥寓意,对全形拓品质的要求相对宽容。

  由于西方石印、珂罗版等复制技术的引入以及摄影的普及,全形拓的实用功能逐渐变弱。再加上对技艺水平要求较高,随着时间流逝,全形拓应用范围不断缩小,传承人也日益减少。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等文博单位一直都有专业技师,负责传拓技术的传承。首都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等也曾推出金石传拓艺术展。

  全形拓是呈现古器物纹饰、文字及历史遗留痕迹的重要载体,对于再现青铜文物之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它与其他金石传拓技艺一起成为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世人认识,并得以发扬光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