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全国点映,我和李唯担任这部影片的编剧。焦裕禄对我来说,又亲切又熟悉又陌生。亲切,是自打我记事起,就经常听到大人们谈到焦裕禄;熟悉,是因为从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1年版电影《焦裕禄》,到后来的电视剧、戏剧等,这些文艺作品让我逐渐了解焦裕禄的生平事迹,他似乎是一个我已经认识很久的人;陌生,是因为自己又只是一个旁观者,并没有真正走进他的世界。
用半个多世纪认识一位好人
我对焦裕禄最初的记忆和一次广播、一份报纸联系在一起。那是在1966年,我11岁。家里有一个老式收音机,接触不太好,听广播时常断断续续。有一天,我的父亲、母亲和哥哥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们一边听一边哭。而后,母亲拿回家一份《人民日报》,报纸上全文刊载了这篇通讯。我记得这一期报纸在家里保存了很久。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还不太懂发生了什么。只记得母亲每次谈到焦裕禄时都说:“好干部、好人呐!”
1975年7月,我来到大连新金县瓦窝公社陈店大队,开始了知青生活。到了冬天,地冻得结结实实,一帮年轻人窝在一起过冬。其中一个人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他有一个小木头箱子,里面装了不少书,从革命历史题材的《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等,都有。还有一本书是由几篇写英模人物的文章结集而成,其中就有以焦裕禄为主人公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已经是农民的我,对农村、农民开始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下工后写小说,也有了一点艺术感觉。这时“遇到”这篇通讯,带给我很强的震动。焦裕禄的事迹本身很感人,长篇通讯也有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表达。《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文学性很强,细节充实,人物对话精彩。通讯里有几个细节让我最为感动。一个是在梁孙庄,焦裕禄看望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的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另一个细节是描写焦裕禄坐的藤椅。焦裕禄肝病越来越严重,为了止疼,他把一根硬东西的一头顶在藤椅的椅靠上,一头顶着肝部。时间久了,藤椅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通讯的最后描写老百姓给焦裕禄送行,也是朴实动人,让人落泪。这时的我,充分理解了小时候母亲常说的:“这是一个好人。”
重写焦裕禄:新的发现新的视角
如今,距离我“初识”焦裕禄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没想到我会直接面对他,要创作一部表现焦裕禄精神的电影剧本。我得做功课,得有新的发现。
焦裕禄女儿焦守云给了我厚厚一沓材料和一本书。这些内容大多来自她的母亲徐俊雅,真实可靠。我又和剧组去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去焦裕禄当年在洛阳和兰考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进行实地采访。渐渐地,随着挖掘到的素材越来越多,一个更为丰富的焦裕禄形象清晰起来,焦裕禄精神发展的历程也在我眼前展开。我知道,剧本可以动笔了。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焦裕禄精神有其生发、绵延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他带着兰考百姓大干苦干的475天中。
焦裕禄是山东人,齐鲁文化孕育了他。他在山东博山和敌人做斗争,机智勇敢,那时的他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母亲对他影响也很大。就像影片中他娘对他说的:“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你要是个好人,天上那颗星就是亮的。”
那之后,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车间主任。洛矿时期进一步磨炼了焦裕禄的精神品格。我们在车间采访时,有工人说:“焦裕禄是大工匠。”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焦裕禄的这一面。他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在大连起重机厂当实习车间主任。面对设备落后、经验不足等困难,焦裕禄带着洛矿工人成功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提升机。研制期间,他天天在车间睡长条板凳。老工人对我们说:“焦裕禄为什么不在床上睡?他怕睡的时间长,耽误了进度。”这条长板凳有多窄?只能侧躺。一翻身,人就滚到地上醒过来,醒过来就起身接着干活儿。
这条长板凳到现在还留着。我看着板凳,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当年焦裕禄就是这样憋着一口气,带着大伙造出了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造出来的机器。
从在博山对敌斗争、在洛矿研制大型机械设备,到赴兰考“去三害”,焦裕禄敢挑重担、勇于临危受命的担当一脉相承。认识到这一点,我心里有数了:有理由重写焦裕禄,要把焦裕禄精神形成的历程更加完整地反映出来。
小说家李凖说过一句话:“你给我100个情节,不如给我两个细节。”创作中我也秉持这个方法。有时采访对象一句话带过的内容,你如果沉下身子去生活里、史料里淘洗,就会拂去尘埃,发现真金。在这次剧本创作中,焦裕禄有3句话很感动我。一处是地委书记找焦裕禄谈话,调他去兰考。地委书记说:“兰考36万人,有20多万在外逃荒。”焦裕禄说:“我去。”什么是好干部?这就是。在天大的困难面前不打退堂鼓。另一处是,焦裕禄说:“什么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就是一个卒子,什么事都得往前拱,拱到第一个!”还有一处是影片最后,焦裕禄临终前嘱咐子女:“你们长大了要做一个好人,眼睛里要看得见受苦人的眼泪。”我想,能够打动我的,也会打动观众。
在剧本中,我还想把焦裕禄丰富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焦裕禄热爱文艺,演过歌剧男一号,他还会拉二胡、吹唢呐、跳舞。这些生动的色彩,我也写进了剧本。
还有许多“焦裕禄”,等待我们去书写
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半个多世纪过去,焦裕禄这个人物形象仍然如此深入人心?
我在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采访,看到很多年轻人认真地看、认真地倾听,眼里泛着泪花。在洛矿车间、在兰考,剧组所到之处,人们提起焦裕禄也常常热泪盈眶。他们其实已经不是那段往事的亲历者,为什么依然如此动情?在今天的兰考,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泡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人们亲切地把这棵泡桐称作“焦桐”。几乎每一个从它身边经过的人,都会深情地望一眼。在人们心中,这棵树代表的就是焦裕禄。焦裕禄精神的穿透力为什么如此强大,为什么一直在时光中闪闪发亮?
我认为,这是因为焦裕禄代表的是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百姓谁不爱好官?”百姓对党的认识,首先来自身边的共产党员。像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让人们对党的性质、党的宗旨有了具象化的认识。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人们,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什么,人民期待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中国共产党怎样团结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一个英模人物的说服力!
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物原本的人格光彩和精神力量写出来、拍出来、演出来。怎么做到这一点?首先,艺术创作者本身要有这样的文化自觉,要对自己所表现的人物和人物精神充满热情和信念,这是一部好作品的根基。否则,创作不出好作品,也愧对生活中的这些人物。其次,要符合艺术规律。文艺作品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就是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一个民族需要精神上的支撑点。像焦裕禄这样,共和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的英模人物有很多,我们是否了解他们?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是否知道他们?历史不能走样,价值不能混乱,这是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底线。
建设我们的国家,离不开党团结带领人民,离不开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当前,我们有那么多党员干部正在践行焦裕禄精神,有那么多优秀党员正在发扬杨善洲、黄大年、黄文秀等英模人物的崇高精神,文艺创作不能忘记他们。今年是主旋律文艺创作的“丰收年”,我对正能量文艺作品的创作充满信心。
(作者为编剧,本报记者徐馨、任飞帆采访整理)
制图: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