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6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用鲜活细节讲述宏阔历史

李洪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5日   第 20 版)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刘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以“寻路”为线索,讲述革命之艰辛和“火种”诞生之必然,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从何起步,百年成就从何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以下简称《火种》)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线索,用48万字篇幅书写30年历史,在真实可信的一手材料和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的穿插交融中,构筑一段宏大历史叙事,写就一部震撼人心的寻路史。

  所谓宏大历史叙事,可从《火种》着笔点所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想写清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必须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坐标去研究和探讨。本书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放到大历史中“溯源”,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直至1929年古田会议,于这个时间段的纷繁历史中厘清主流、主线,为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注解。

  《火种》开篇就写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被彻底拖入灾难的深渊。铺设了这样的历史情境后,作者紧紧抓住读者关切,小切口切进大历史,以生动之笔讲述有识之士奋起救亡的故事。吴樾、徐锡麟、秋瑾等先行者抛洒热血,激励更多同仁前赴后继;孙中山组织革命党,发动一次次武装起义;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然而,由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软弱、涣散和内耗,政权又落到军阀手里。《火种》用一个个仁人志士以热血和牺牲寻求中国复兴之路的故事,讲述革命之艰辛和“火种”诞生之必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更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参照苏联模式遭遇挫折后开始“寻路”。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实现了人民军队的浴火重生,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作者善于讲故事,在他的笔下,无数文物史料都成为党史“教材”。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记述,因其侧重于“记”,有时欠缺生动。《火种》却以大历史与小细节的史家笔法生动行文,酣畅淋漓。如第二十三章“转战赣南闽西”,下设“朱毛红军下井冈山”“没有根据地的痛苦”“圳下遇险”“大柏地起死回生之战”等12个小标题,跟随历史脉络层层推进,革命风暴风起云涌,血雨腥风扑面而来,惊心动魄,绝处逢生,给读者鲜明的代入感和现场感。作者既原原本本“记”历史,又循循善诱“讲”历史,探索出学术著作通俗化的一种路径。

  作者坐得住书斋,更跑得勤田野,努力让红色革命旧址成为党史“教室”。作者广泛搜集使用了诸如中共一大纪念馆等单位赴海外采集的新史料,获得了讲清讲活历史所需的重要证据和真实细节。与此同时,作者没有止步于浩如烟海的近代史材料,还频频走进历史发生地,获取尽量真实的现场感受。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感受什么叫“创业艰难百战多”;在毛泽东同志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赖坊村协成店,感受于偏僻小乡村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胸怀。从书斋走向田野,让《火种》兼具正确的史观、丰富的史料、真实的体验、深邃的史识,站得住脚、经得起看,让读者沉浸于风起云涌的历史现场。

  《火种》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从何起步,百年成就从何而来。扎实史实、宏大叙事与走进现场的生动鲜活,成就了这部党史著作的好读、耐读,相信这本书能为广大读者学习党史提供有益参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