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革命精神不可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本报记者 姜晓丹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3日   第 04 版)

  周文雍和陈铁军临刑前的留影。
  新华社发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百合镇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瞻仰。烈士纪念碑碑座刻着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广东开平人,生于1905年8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广东佛山人,生于1904年3月。1924年秋,她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铁心跟共产党走,她改名铁军。1926年4月,陈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周文雍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和广州起义政纲起草委员会委员。当武装起义迫在眉睫的紧急关头,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当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最终失败。周文雍率领部分起义武装,与10多倍于自己的敌人奋战,杀出一条血路,撤离广州,辗转到香港,负责联络和安置撤到香港的同志。

  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东省委常委,与陈铁军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和组织。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在狱中,敌人以高官厚禄诱惑,他们不为所动;被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他们仍坚贞不屈。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让这刑场作为我们新婚的礼堂,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新婚的礼炮吧!”这是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的经典台词,电影里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周文雍、陈铁军夫妇二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