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发音为“杜伊斯堡”的城市不少,德国、荷兰和比利时都有同名城市,但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区的杜伊斯堡。这座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的内陆港口城市,描绘着德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光荣属于过往的“欧洲钢铁之都”,梦想则依托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努力创造的未来。
在水一方的河流之歌
杜伊斯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北向的莱茵河从城中淌过,城市沿着这条河流延展开来,东西向的鲁尔河则给这座城市画出一条漂亮的高腰线。作为德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杜伊斯堡拥有600余座桥梁,甚至超越了“水城”威尼斯。当鲁尔与莱茵两河汇流,历史随着时急时缓的河水溯源,峥嵘往事,在水一方。
考古遗迹将杜伊斯堡的历史追溯到21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但直到公元883年,杜伊斯堡的名字才首次正式出现在文件中。古德语中的“杜伊斯堡”意为“小山上的城堡”,作为中世纪显赫一时的商业城市,杜伊斯堡的“堡”是当年的皇帝行宫,如今的市政厅就是皇室花园的一部分。皇宫的选址和贸易的繁盛,均依托于杜伊斯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莱茵河同历史长河一样并非一成不变。罗马人、法兰克人、诺曼人和维京人来去匆匆,数次易主的杜伊斯堡历经起伏。11世纪莱茵河河流转向,杜伊斯堡也一度远离贸易中心。好在随着河道回归,15世纪杜伊斯堡成为汉萨同盟的一员,大力发展商业;17世纪末,烟草和纺织业蓬勃发展,鲁尔与莱茵两河交汇的港口优势初露锋芒;19世纪,鲁尔区的煤矿资源与大型钢铁工厂正式登上杜伊斯堡的历史舞台。至此,杜伊斯堡齐聚“港口、煤矿、钢铁”三大元素,工业时代的“德国奇迹”即将登场。
后工业文明的畅想曲
“比比皆是的焦炭厂冒着黑烟,铸造厂排出红褐色的滚滚污水,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令人呛鼻,户外的一切都被蒙上一层黑灰……”1958年,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这样形容鲁尔区,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可能想不到,半个世纪之后,鲁尔区会当选“欧洲文化之都”,而杜伊斯堡即将成为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
这种反差与变化,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能收获最直观的体验。公园的前身是蒂森公司的梅德里希钢铁厂,1985年因工业转型被废弃。在经过改造的公园里,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曾经的“钢铁之都”被装上了文化新芯;音乐节、露天电影、攀岩、潜水、山地自行车赛等活动都在这里举办。这个园区的改造早已成为典范,英国《卫报》将它列为世界上最美公园之一,年年都有超过百万的游客慕名而来。
从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向着莱茵河的方向前进,便来到德国内河航运博物馆。博物馆由废弃的室内游泳馆改建而成,别开生面的青年艺术风格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国际化的港口大都市,杜伊斯堡拥有欧洲最大的内陆港,在博物馆中能看到诸多历史介绍。
除了公园与博物馆,从杜伊斯堡经多特蒙德至哈姆的工业文化旅游路线是鲁尔区如今最吸引人的旅游王牌。此外,城市还开发了莱茵河畔、鲁尔河谷、工业文化等数条特色骑行路线……杜伊斯堡聪慧又巧妙地让昔日城市“老名片”,成为今朝新景观。
来自东方的新乐章
德国的火车站外,一般都有条名为“火车站路”或“站前路”的街道,但走出杜伊斯堡火车站,人们看到的却是“武汉路”。今天,这个中国城市在杜伊斯堡可谓家喻户晓——来往于中欧间的货运班列,80%停在了这里。
杜伊斯堡与武汉的渊源始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克虏伯工业技术公司和蒂森咨询公司组成的联合财团,赢得了武汉钢铁厂的冷轧机、连铸机引进项目,这便是新中国工业史上著名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当时,300余名德国技术人员驻扎江城,其中很多来自杜伊斯堡。汉江与长江交汇的景色,令他们想起莱茵—鲁尔河畔的故乡。1982年,杜伊斯堡与武汉结为友好城市。
随着杜伊斯堡产业转型,昔日的钢铁工厂变为物流仓库,源源不断的中欧班列将蓝色集装箱运到曾经堆满煤炭的码头。中德两国始于钢铁工业的合作在21世纪乘着钢铁巨龙再度起飞,这支来自东方的钢铁驼队,不仅带来了货物和就业,也令杜伊斯堡在德国成为“一带一路”的代名词。
2018年,在杜伊斯堡莱茵公园,中德联合筹办了“新丝路上的蓝色集装箱”文化活动,来自德国、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22位艺术家,以绘画、装置艺术、现场艺术、录像艺术和纪录片等形式呈现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对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不同文化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
1895年,杜伊斯堡发达的内河航运催生了德国航运交易所的诞生。建在莱茵河和鲁尔河交汇处的德国内河航运博物馆,生动展示了100多年前交易所的运价公告牌、报纸上的货代信息以及装满煤炭钢材的货船。水与火这两大元素构成的城市文化,如今随着中欧班列的到来,也开启了新的乐章——有关中国运河和船舶文化的特展就曾在此举办。
在不久的将来,中欧班列也许会像莱茵河上往来的船舶一样,成为这座城市和博物馆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