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考古学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对我国考古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历史和文明。认识国家和民族的根脉离不开考古学,需要用到考古这个重要工具。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来,中国考古学不仅在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解读文化标识、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用事实驳斥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必须从“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高度来认识考古学。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中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考古发现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延绵不断的基本特征。其中,“多元一体”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独特性,“兼容并蓄”体现了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独特性,“延绵不断”体现了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人类文明的独特性。
从“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高度来认识考古学,要求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正当其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为通古今变化奠定坚实基础。中国考古学要继续发扬“以物论史、透物见人”学术传统,通过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历史借鉴。二是把发思想先声作为学科担当。中国考古学要继续增强问题意识和攻关意识,不断加强学科能力建设,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解读中华文化标识,牢牢掌握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重点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三是把启人类智慧作为社会责任。中国考古学要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多方面交叉考古研究,在发掘、探索和研究中华文明内在属性和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互通性。四是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光荣使命。中国考古学要坚持以最新重大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为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启动优秀考古科研成果外译工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文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持讲政治、担使命、强学术、重证据、明方向,以物论史、启迪当下、资政育人、服务人民,为增强文化自信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