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必吃红粑,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白果村的传统。过年前,姚兰珍便开始忙碌起来。
清晨5点多,窗外仍是黑黝黝的,此时的姚兰珍已经起床。待一切准备妥当,便正式开启一天的重头戏——做红粑。
先将糯米和黏米淘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趁着这点空隙,姚兰珍开始逐一清洗面板、粉碎机、蒸笼等器具。
把米捞出来晾干,用粉碎机磨成粉,再打芡、揉团、滚红米、上蒸笼……“工序多着咧,得做一天。”做红粑,最为讲究的环节是揉粑团,红粑好不好吃,关键在于粑团揉得好不好。这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
姚兰珍边做边介绍,揉粑团时要慢裹粉,边揉边裹,等揉到有些吃力,把粑团搓成条,撕裂开来,若裂口光滑,则说明粑团已揉好,合拢后再揉到没有任何裂痕,再搓成粑条,进行其他工序。
当地民俗专家童建华介绍,做红粑虽然是以糯米和黏米为主,但比例的配备也十分讲究。如果黏米多了,红粑就非常硬,影响口感;如果糯米多了,红粑就会软塌黏糍,不能圆润饱满。“一般情况下糯米和黏米按5∶5的比例配,有的会按7∶3的比例,具体得根据糯米的情况来。”
滚红米这道工序也格外讲究。“用食用品红给糯米上色,过一下水晾干,把粑团放在上面滚几下,让红米粘满粑团。”童建华介绍,因为这样制作的红粑鲜艳红润,象征着喜庆吉祥、团圆美满,所以也是当地婚庆必备食品。
按照习俗,每次做红粑,姚兰珍都会做一个大的。能有多大?有普通红粑的七八个大,像菜盘一样,当地人称之为“粑娘”。“一家子分着吃,盼着团团圆圆,希望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这次做红粑,姚兰珍还特意找来几个帮手,从生火到上蒸笼,每道工序都有人值守。等到红粑将蒸笼顶起来,用筷子插试,感觉松松软软,即可起锅,第二天拿出去售卖。
“我做了30多年的红粑,以前条件不好,只在表面象征性撒点红米,现在可不一样,整个粑粑都撒上红米!”不仅仅是做红粑发生了变化,卖红粑的变化也不小。姚兰珍告诉记者,30多年前,5角一斤的红粑拿到街上卖,只有家庭条件好的才会多买些,条件差点的只买一两个回家,装点一下节日的氛围。如今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现在4块钱一斤的红粑,过年时一家得买几十斤,就连结婚时用的红粑也比以前多得多。
尝到了做红粑的甜头,为招揽更多生意,姚兰珍一家还做起了甜酒、糍粑、菜菜粑等,一个月至少有3000多块钱的收益,节日期间也能小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