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治论理

人民论坛 2024年08月05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董邦源 《人民论坛》(2024年08月05日 第 03版)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坚持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统一、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衔接、研究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并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坚持系统观念,将人才培养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创新型人才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看,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科学技术并非独立的生产力构成要素,而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中,通过生产力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的优化,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与生产力的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既能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又能改进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同时能拓宽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提高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既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备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特征。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同任何阶段的生产力一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是劳动者与物质要素的交互过程。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特征。通过生产力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跃升的“新”,形成区别于既往任何时期生产力的优化的“质”,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新的劳动主体与新的劳动客体进行的新型交互过程。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因此,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正如马克思所言,“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劳动者通过对劳动工具的开发与利用,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而劳动者只有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高效运用劳动工具,从而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充分结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呈现出高度的智能化、数字化特征,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技术、5G等,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交叉融合,劳动过程随之被深度重塑,走向平台化、个性化。智能化趋势发展迅速、影响深远,迫切需要大量具备数字素养的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性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了“珠峰计划”“拔尖计划 2.0”“强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我国拥有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在2022年达到了635.4万人年,高端人才数量红利逐步显现。但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缺乏深度协同和连贯、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深度联动合作等。因此,应找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力点,着力打造人才培育新高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人才支撑。

    第一,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相统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需要创新主体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坚持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相统一。只有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主动扛起科技创新的重担,敢于向困难挑战、攀登科学高峰,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此外,应拓宽创新型人才的国际化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理念和文化,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广博的全局观念和开放的问题意识。通过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创新型人才能够敏锐地捕捉全球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实现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统一,就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现实问题,培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创新人才。

    第二,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贯通,体现在培养目标体系的衔接性,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力、创新潜能和创造热情。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高等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高校可以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实地调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并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也需要熟练掌握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如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等。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共同组成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当前,我国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与个别发达国家超过35%的高技能人才比例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可能会制约产业的迭代升级和产品的实际竞争力。为此,应重视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职业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机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增加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的课程比重。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建立跨学科教育体系,鼓励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还需要将教学、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学校、科研院所及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多方联动,相互协同,形成“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的良性互动关系,促使培养对象与行业前沿直接接触,更好熟悉并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环境,让科学研究与技术运用从“书架”走上“货架”、从“课堂”走向“市场”,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创新素养,使创新型人才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以系统观念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不仅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要求充分利用创新型人才。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要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激励和荣誉机制,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制度,为各类创新型人才提供机会。健全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加强对承担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与生产任务的创新型人才的激励,给予创新型人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从而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服务于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高质量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物质丰富与精神充盈的美好生活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为了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手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旨归。创新型人才培养要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环境,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潜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④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求是》,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