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青年就业地域选择、就业观念及就业形势呈现新特征,空间流动呈现出向西部分散、向基层回流、向中小微企业靠拢等趋势,城市发展、职业期望、故土情怀都是影响青年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针对青年流动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居留意愿,可以从强化政策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加大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为青年施展才干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青年 就业 空间流动 居留意愿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拓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代青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青年流动问题不仅是微观个体问题,从宏观来看,更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运行的大问题,是关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分析青年人才流动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居留意愿,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青年就业地域选择、就业观念及就业形势呈现新特征
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一二线城市平稳,三四线城市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22年12月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不过这一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青睐发展势头向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的三四线中小城市、小县城、基层乡镇和农村工作的青年比例相对前者较少,但总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在就业观念上,升学深造比例上升,求稳心态凸显。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全球深造比例为19.2%,国内升学比例为17.2%,比2019届的15.2%高出两个百分点。当今社会青年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学历成为青年竞争力的证明条件之一。新冠疫情使全球范围的失业风险骤增。2022年8月,国际劳工组织公布《202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尖锐地指出,本次疫情加剧了15岁至24岁青年面临的诸多劳动力市场挑战。穿越疫情的阴霾,今日中国正在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前行的强大能量,但仍面临不小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近两年来,青年就业求长求稳心态凸显,对国有企业的热衷度持续上升,继续深造意愿增强。
在就业领域选择上,新兴行业优势明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青年由于其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度高的特点,成为参与推动新业态、新产业的重要主体。大数据支持下的短视频平台崛起也为青年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教育、医疗、美食、时尚、美妆、健身、读书、影视、娱乐等领域的青年博主屡见不鲜,自媒体和电商行业也助力青年成长成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作为“应届生期望就业的行业”,以24.1%的比例高居首位。此外,“斜杠青年”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的身份选择与心理追求,这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对于多元化人才的迫切需要的结果,更是青年群体渴望获得更多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空间流动的新趋势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中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与人息息相关,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创造社会财富、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因此,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情况。青年空间分布情况是人才流动的微观反映,把握好青年空间流动的最新趋势,对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向西部分散趋势加强。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受传统求职观念的影响及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以往青年就业大多向东南方向集中。然而,近几年青年求职向西部分散的趋势有所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国考报名热度逐年升高,2023年国考报名和审核过程中,选择中西部地区岗位的青年越来越多,而竞争最激烈,即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最大的10个部门中,有6个位于中西部地区。2022年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均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稳定,并且呈现出扎根西部的趋势。西安交通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毕业生中到中西部就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9.52%。上海交通大学赴中西部就业的学生比例也创历史新高。这些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真挚赤诚的爱国之情、奋斗无悔的报国之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鞭策着他们扎根基层,用火热青春践行初心,用脚踏实地书写人生华彩篇章。
向基层回流趋势明显。2022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公告》,积极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并给予大力的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户口迁移等优惠政策。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一些地区留不住人才的现象,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此外,在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下,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的人才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相比大城市生存压力较大的情况,前者的生存性价比越来越吸引青年前往就业。
向中小微企业靠拢趋势上升。中小微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活力的源泉。扶持中小微企业是稳民生、保就业、促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各类企事业单位均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部分单位直接或间接取消编制,让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不再。加之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青年的就业选择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早在2016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发生了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主要就业去向,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有更多毕业生愿意去中小微企业就业。调研指出,45.1%的毕业生更青睐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居于首位,且比2021年(44%)高出1.1%。小型企业为34.4%,高于2021年的28.7%。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持续纾困中小微企业,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既能在政府扶持下扩大增量,同时也能收获更多年轻的中坚力量。对于青年来说,这也为其提供了在社会大环境中作出符合自身条件的更多选择。
青年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由于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追求进步的心态以及鲜活的创新创造力,其居留情况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的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极为重要。
城市发展。青年对工作城市的选择十分看重。根据上文,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地选择仍偏好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因就业机会、经济实力与国际化水平较为突出,仍为大部分青年工作首选城市,但发展势头向好的三四线城市、非省会城市及乡镇地区比例在逐年上升。青年在就业地选择上,不再以单一的经济条件为选择因素,而开始更加注重综合考量,生活成本、居住环境、交通出行、职业幸福指数等都被纳入考量范围。这既表明当代青年求职心态更加成熟和完善,同时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职业期望。当前,越来越多青年求职不再只是单纯为了生计,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在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因此,职业期望对青年的居留意愿同样有重要影响。首先,职业待遇期望是指该职业的薪资收入及福利水平,这对青年来说至关重要。有的家庭认为,一旦青年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即是踏入了社会,一应生活开支需要自己承担,因此职业待遇条件是青年求职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职业发展期望主要指该职业的发展前景、自身的发展空间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认可程度,当然也包括就职后工作调动的可能性。再次,职业满足期望是指该职业赋予青年薪资及发展前景之外的红利。例如,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工作氛围是否愉悦,工作风气是否正派,以及工作的社会地位等。青年对职业满足期望评价越高,在该城市的居留意愿就越强烈。最后,职业稳定期望是基于疫情影响下的特殊考量。近年来,青年在寻求工作时更偏向稳定、牢靠的就业岗位。
故土情怀。青年离开故乡到陌生的城市工作,除了要适应当地环境,还需重构社会网络,短期可能需要独自承担困难及风险,这些事项对个体而言意味着成本,如果就业城市的发展收益低于家乡,远走他乡工作就可能是个“亏本”的决策。多数青年在毕业之前没有尝试过独自生活,虽然有去离家较远的城市读书的情况存在,但是,这与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前提下真正地步入社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生活技能的缺乏,对未知的恐惧,求职之路的坎坷,再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青年不愿离家太远,更倾向于在离家较近的城市和区域工作。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给予全国广袤的乡镇、农村以巨大发展空间,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一些新兴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及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返回家乡工作及创业。
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明,到2025年,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广大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不断成长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强。作为重点就业人群,青年就业问题犹如一根线,一头连着社会发展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期盼。当前,可以从政策支持、社会保障、创业扶持等方面为青年就业保驾护航。
从全局出发促进青年就业良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促进青年就业,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厘清主体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之间的关系,使地方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从全局出发促进就业良性循环。其次,拓展就业空间。持续性开展“国聘行动”,做好企事业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通信息渠道。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继续推进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有序开展,引导青年到农村到基层建功立业,壮大新业态,让青年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最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趋势明显上升,为更好提高返乡就业青年的获得感及幸福感,加深其社会融入度,还需要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其良好的软硬件设施保障,避免返乡就业青年产生落差感。
为青年成长成才及就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青年人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应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为青年成长成才及就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一方面,积极提供就业指导。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如何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缓解就业压力,保持就业基本盘稳定,还需提供详细的就业指导。高校及各级组织、社会各界要积极协助青年毕业生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及社会发展形势,保持良好心态,打破“职业滤镜”,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更加精准地找到努力方向。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促使职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新事物的迅速更迭加速了社会对新兴职业的接受和认可度。因此,青年也应放远目光,避免“将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的尴尬境地,去追寻更多彩的人生。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就业培训。毕业生初出校园,对工作还不甚熟悉,要实现就业,就要有过硬的能力本领。高校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既要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及时传递招聘信息,做到“普遍通知”“重点告知”“一对一服务”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信息的扩散效用。同时也要做好毕业生培训工作,传授行业规范、简历制作、面试方法等技巧,锤炼青年人才的职业情操,增强就业竞争力,让青年在就业中有志气竞选、有底气竞争。
解决青年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在青年持续发展方面,也应大力支持青年自主创业,同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做好青年创业扶持,一是贯彻落实好大学生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青年群体自主创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公租房、廉租房、保障性住房、青年公寓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房屋供给系统,大力实施青年初次购房的补贴政策,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创业后顾之忧。二是积极提供创业技术手段等支持。在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向青年创业者倾斜,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创业青年提供咨询帮助,做好青年创业孵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促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落地。三是制定合适的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并完善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宣讲创业支持政策,整合及传达各类信息,聆听青年创业者真实诉求,根据青年的不同情况,制定最优质、最合适的扶持方案。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焦浩源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创新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2&ZD013);202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
③《想去三、四线城市就业大学生占比呈上升趋势》,《光明日报》,2023年2月1日。
④项久雨:《“斜杠青年”的特征、成因及认知误区》,《人民论坛》,2019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