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金砖的“中国年”。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金砖合作机制需要在风险中创造和发现机遇,化危为机,通过团结抗疫、振兴疫后经济和践行多边主义来贡献金砖力量。首先,金砖要建设抗疫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国际社会团结抗疫;其次,金砖要成为振兴疫后经济、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推动力量;最后,金砖要成为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虽然挑战重重,但金砖未来将克服发展瓶颈与西方的唱衰打压,深化金砖合作,淬炼金砖“成色”,擦亮南南合作的“金字招牌”,为各国携手战胜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传递希望和信心。
【关键词】金砖国家 发展机遇 团结抗疫 多边主义 未来挑战
【中图分类号】D81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2022年金砖国家主席国,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等系列活动。在时隔5年后再迎来金砖的“中国年”,不论是时代背景、发展机遇还是未来挑战,金砖国家及金砖机制都将面临许多“相似”与“不同”。“相似”的是一如既往的共同使命和发展目标,“不同”的则是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以及随之而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的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不仅在地域上跨越亚非拉,而且还都是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的代表。作为全球南方国家(Global South)的代表及其合作平台,金砖国家及金砖机制生命力及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对于推进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和践行多边主义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时代背景: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
自2017年9月中国在厦门承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以来,国际局势又经历了许多巨大的变革。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交织叠加。从世纪疫情来看,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全球化进程以及全球治理带来了严重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犹如一场海啸,在它的强力冲击下,全球化产业链遭受重创、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社会治理乱象丛生、国际关系中的“自我中心”和“丛林法则”倾向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冷战思维沉渣泛起,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似乎一夜之间出现了“疫情前”和“疫情后”的两大时间分野。就连曾经写过《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也在《纽约时报》发表时评,称这次全球抗疫是划时代的事件,以前有公元前和公元后,现在则有抗疫前和抗疫后。
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伴生着百年未有之不确定性,新旧力量和大国格局的改变必然带来大震荡和大调整。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实力的不断上升和南南合作趋势的加强,历史性地催生了2001年金砖国家及2006年金砖机制的诞生。2010年,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南非的加入,不仅使“金砖四国”扩容为“金砖国家”(BRICS),从而使其成为一个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南南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与整个非洲合作的重要通道,而且“金砖国家”的概念随后逐渐超出了其最初的经济范畴,向更广阔的政治、安全与社会领域延伸。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包括金砖国家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成为把脉世界经济发展、解决世界经济困境的重要多边机制;另一方面,以西方七国集团(G7)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自然不甘心其世界影响力的下降,全力打压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及全球南方力量的崛起,也就成为西方维持现有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规则”的“不二选择”。世纪疫情暴发后国际关系中“丛林法则”和冷战思维的死灰复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新旧力量和百年世界大变局“碰撞”和“震荡”的一种反映。
面临这样的时代背景,金砖国家及金砖机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的领头羊及多边磋商与合作机制,必须加强沟通协调,展现团结的力量,发出共同的声音,抓紧和把握好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构建更加紧密的金砖合作来增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地位与力量。
发展机遇:团结抗疫、振兴疫后经济和践行多边主义
金砖合作机制自2006年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6年的发展历程。16年来,每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都会针对当时国际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金砖国家的应对之策,化危机为机遇,在风雨中见彩虹。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砖国家即提出了以经贸和金融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并在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期间正式提出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倡议。如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简称NDB,新开发银行)已成为推动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的重要多边金融机构。如今,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新时代背景下,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主席国的接力棒又交到了中国手中,今年6月23-24日中国第三次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不仅对于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加强金砖团结合作提供了强劲的“中国动力”。
俗话说,机遇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随影而行,相伴而生。金砖合作机制也需要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风险中寻找和抓住、创造并发展机遇,化危为机,通过团结抗疫、振兴疫后经济和践行多边主义来贡献金砖力量。
首先,金砖要建设抗疫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国际社会团结抗疫。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场“大考”,也是国际社会加强健康卫生合作的一次“机遇”。在这场“大考”面前,我们看到有的超级大国把党派利益置于公共卫生安全之上,推卸责任和“甩锅”他国,甚至囤积疫苗搞“本国利益至上”。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曾发表视频讲话猛烈抨击“疫苗民族主义”,指责富国大量购买和囤积新冠疫苗而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他说,中低收入国家被较富裕的国家挤到了一边,后者能够获得“最多四倍于其人口所需的疫苗,并控制着这些疫苗不放手。我们要说:把你们购买和囤积的多余疫苗投放出来吧”。
世纪疫情暴发以来,金砖国家不仅各自努力抗疫,而且携手共度时艰。如在中国武汉疫情形势严峻时,南非内政部和卫生部牵头支持南非U-Mask公司向中国捐赠了30000只医用口罩。中国最早实现复工复产后,很快向其他金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疫苗和抗疫物资。2021年11月底,在塞内加尔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将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以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自疫情暴发以来,金砖国家先后举办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外长会、卫生高官视频会议等,及时分享卫生应急机制、疫情防控与救治经验。与此同时,五国间还有效开展了疫苗援助与疫苗研发合作。中国企业积极同俄罗斯、巴西等伙伴合作开展疫苗三期临床试验。2021年5月,中国宣布成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国中心,推进五国疫苗联合研发和试验、合作建厂、授权生产、标准互认等工作。
今年的金砖“中国年”,公共卫生和疫苗合作就是金砖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22年3月22日,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线上启动仪式暨疫苗合作研讨会成功召开。中国和南非的科技部长,巴西、俄罗斯、印度的卫生部长,金砖五国疫苗研发国别中心负责人以及各国疫苗研发机构的专家等与会,共同见证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的启动,共商金砖国家疫苗研发合作之策。据悉,现阶段各国别中心将积极搭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中心,共同组成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网络,在时机成熟时经综合评估可行性,将启动建立实体中心。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的建立,彰显了金砖五国以疫苗合作为重点,深化公共卫生合作和建设抗疫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金砖五国人口总计约3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0%以上。金砖国家间通过疫苗合作筑牢抗击疫情的一道“金砖防线”,不仅有利于金砖五国民众,而且也是金砖国家对全球卫生危机作出的“金砖贡献”和“金砖担当”。
除了金砖五国间的上述合作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也行动起来,在2020年高效实施了一个规模达10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计划,为每个金砖国家拨付了20亿美元抗疫特别贷款。用该银行副行长马磊立(Leslie Maasdorp)的话来说,“金砖银行对成员国抗击疫情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就我们批准的项目数量和我们通过债券筹集的资金数额而言,2020年是金砖银行最有效率的一年”。
在推动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方面,2020年和2021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莫斯科宣言》和《新德里宣言》都强调要以公平、平等和可负担方式分配疫苗,支持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并呼吁通过动员政治支持和必要的财政资源,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当前和未来卫生挑战做好更充分准备并加强国际合作。2020年6月17日,在非洲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国、南非(非盟轮值主席国)和塞内加尔(2020年中非合作论坛主办国)还联合倡议发起了“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这场特别峰会不仅有中国和十多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参加,而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作为多边国际组织的特邀嘉宾参加了峰会。正如峰会命名的两个关键词“团结”和“抗疫”,此次会议不仅进一步凝聚了中非团结抗疫共识,也呼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纵观疫情暴发后的世界大国对非合作,中国不仅在援助和支持非洲抗疫方面发挥着领跑作用,而且也是迄今唯一与非洲国家联合倡议发起召开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国家。
其次,金砖要成为振兴疫后经济、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推动力量。今年金砖“中国年”领导人会晤的主题是“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发展”两字。2022年1月19日,中国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聚焦全球发展,关键词是强劲、绿色、健康。我们将倡导践行多边主义,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实现更加强劲的全球发展。我们将积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实现更加绿色的全球发展。我们将坚持同舟共济,团结抗击疫情,深化疫苗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实现更加健康的全球发展。”
回想2001年,当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提出金砖四国(BRIC)概念时,考虑的就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良好表现及其在世界经济权重中不断上升的影响力。2010年南非加入后,金砖影响力扩大到非洲大陆,也带动了金砖与非洲的合作。在第一个“金色十年”里,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就从占全球比重的12%上升到23%,贸易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今,面临世纪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打击,金砖国家要续写第二个“金色十年”就必须加快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和中小企业合作,为金砖国家未来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保持金砖国家的全球经济竞争力。
在2020年11月召开的金砖国家第十二次领导人会晤中,金砖国家早已制订和通过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明确了贸易投资和金融、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重点合作领域,涵盖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贸易投资便利化、数字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创新与技术、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合作目标,为未来5年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规划了重点领域和方向,明确了路线图。
在2021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过金砖拓展新领域合作的一系列重要主张和倡议,包括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举办金砖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论坛等。这些倡议涵盖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得到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在今年的金砖“中国年”,通过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经贸部长会议和5场工作组会议,金砖国家在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合作、支持世贸组织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经贸合作成果,包括达成“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发出“金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倡议”,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发表《金砖国家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倡议》,反对设置贸易壁垒,努力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实现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增长点;发表金砖国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贸组织改革联合声明》,提出《金砖国家加强供应链合作倡议》,凝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金砖共识,等等。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金砖贡献。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0%以上。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并且幅员辽阔,中印是人口大国和经济增长强劲的新兴经济体,巴西和南非作为南美洲和南部非洲的最大经济体,在农牧业和新能源发展方面后劲十足。金砖国家不仅在经济结构和发展后劲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且在发展经验分享(如近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发展及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发展项目推进(如中国与巴西石油开发合作和中俄天然气合作)、以及带动南南合作和地区一体化进程方面(如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和推动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1年金砖五国均取得了不俗的经济增长,平均增速约6%,高于全球5.5%的平均增长速度。金砖国家仍具备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实力。
在金砖续写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过程中,金砖合作的宝贵成果——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继续发挥着金融支持的“定海神针”作用。2021年9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首次“扩员”迎来了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三个新成员国的加盟。同年12月,中东北非的重要国家埃及成为最新银行成员国。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扩大“朋友圈”,充分展示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吸引力和银行逐步提升的全球影响力。到2021年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累计批准成员国约300亿美元的80个项目,涵盖清洁能源、交通运输、城市发展、水资源与卫生、社会性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跨越四大洲。经贸合作也因此将继续发挥金砖国家合作“压舱石”和“推进器”的重要作用。
最后,金砖要成为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视角及国际格局演变的宏观视角来看,金砖各国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和代表全球南方的新生力量,其历史使命就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积极推动者。由于全球南方力量的群体性崛起,国际舞台及国际事务被几个大国或国家集团掌控、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被几个大国组成的小圈子所制定的“群规”来界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金砖国家及金砖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应运而生,这本身就是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观察视角。
一百多年前的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后巴黎和会的所谓“万国”代表实际上仅仅来自27国,而背着多数国家制定和会议事规则的只有英、法、美、日、意等五国。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了“七国集团(G7)”来主导全球经济治理,并随后扩大到把脉和主导全球安全与政治外交事务等长达30多年之久。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不断上升,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有金砖国家参与的“二十国集团(G20)”便开始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重要全球性论坛。G7在国际事务上转为主要关注国际安全、外交等问题。西方媒体由此评论说,二十国集团“升级”,反映当今世界现状,凸显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
与1999年就成立的G20相比,金砖国家机制虽只有16年历史,但金砖五国在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中所占的权重却有足够份量。五国在抱团成立金砖机制后还很快建立了自己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中不仅俄罗斯和中国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巴西、印度和南非均为所在大洲和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大国,2021年7月,五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3.4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82%。
另外,从全球范围及发展趋势看,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新兴经济体等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及“赶超优势”不断增强。2022年5月19日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主持金砖国家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外长视频对话会,金砖国家和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埃及、印尼、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外长以及阿联酋、泰国外长代表与会,这是首次在外长层级举行“金砖+”对话活动。“金砖+”合作模式是习近平主席五年前倡议提出的,得到各方积极响应。与会外长们表示支持和赞同“金砖+”合作模式,认为这有助于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更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各方愿持续深化金砖国家同新兴市场国家战略沟通协作,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和更加包容民主的方向发展。西方主导权的逐步弱化及新兴大国的整体崛起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历史性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正如习近平主席用三个“前所未有”所形容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带来的大动荡和大调整既给全球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为金砖国家推进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提供了重大机遇。要解决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这一个“前所未有”,金砖国家就必须积极推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为后疫情时代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提供金砖方案,引导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2021年金砖国家第十三次领导人会晤发表的《新德里宣言》曾公开疾呼:全球治理应更具包容性、代表性和参与性,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更深入和更有意义地参与全球决策进程和架构,并使全球治理更符合当代现实。今年的金砖“中国年”,中方全年将主办170多场各领域金砖活动,上半年仅部长级会议就举办了20多场,各场“金砖+”活动还吸引了50多个非金砖国家参与。金砖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就支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表明共同立场,为维护世界和平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发出了金砖强音。
未来挑战:克服发展瓶颈和西方唱衰打压
经历了16年的发展,金砖国家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压力或称“成长之烦恼”。从金砖国家内部及金砖机制发展而言,金砖五国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历史渊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本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地缘政治、价值观诉求以及阶段性发展优先领域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在金砖机制成立初期,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满活力,甚至首创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美国高盛公司都在2003年发布了一份题为《与BRICs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研究报告,乐观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然而,世事难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世界经济的下行态势导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各国经济增长情况参差不齐,巴西、俄罗斯、南非的实际GDP增速受影响较大,金砖国家中仅中国和印度一直保持较高增速。
面对全球经济的疲软和低迷,各金砖国家都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结构特点调整发展战略、挖掘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如巴西需要改变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以工业化推动经济转型;俄罗斯需要逐步降低对油气资源出口的过度依赖,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印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高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南非则需要大力吸引外资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还需面对能源结构较为单一及电力供应紧张的挑战;中国也在大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世界经济的深入融合与互联互通。
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乌克兰危机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粮食与能源危机、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的挑战(近期南非遭受“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印度遭受的罕见持续高温天气打破122年记录)、俄罗斯遭受西方全面经济制裁等,都预示着金砖国家必须居安思危,抓紧培育和增强内生经济发展动力,练好“内功”,并大力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继续发挥好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领头羊的作用。
从金砖机制的内部建设看,虽然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外长会晤、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等为支撑,在经贸、财金、科技、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友城等数十个领域搭建了务实合作的全方位、多层次架构,但这些相关机制仍然存在结构较松散、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虽然金砖领导人会晤一年一次,相关的会议和对话机制也会围绕着领导人会晤的时间表来展开活动,但领导人会晤的热度一过,各领域的对话交流机制也似乎冷静下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金砖国家间的人员流动、民间交流、教育合作和智库往来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金砖国家在各种“差异性”中(如价值观、社会文化差异等)找到和形成“共同性”。
不可避免的是,金砖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持续面临西方的唱衰和打压,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应对准备。由于金砖机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平台,其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西方视为对其主导的国际机制的有力“竞争者”。西方担心金砖的不断发展壮大会“危及”到其对国际事务的垄断权和控制权。当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向好时,一些西方媒体都忍不住要说些“风凉话”和“泼冷水”。而当金砖国家真正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时,一些西方舆论就几乎可以用“幸灾乐祸”和“抹黑唱衰”来形容了,鼓吹金砖“崩溃论”、金砖“散伙论”。而当金砖国家遭受疫情冲击(其实世界各国均遭受疫情冲击)经济增速有所下降时,西方舆论中唱衰金砖、说金砖“褪色”的声调就会“高八度”,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塞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新冠肺炎疫情是新兴经济体史上最大危机》文章,断言新兴经济体已经风光不再,全球化的新支柱将轰然倒塌……
总之,尽管挑战重重,但金砖国家仍信心满满。王毅外长在2022年5月19日主持金砖国家外长视频会晤时曾说,金砖国家要做好三个表率: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协调,做政治互信的表率;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做务实行动的表率;三是要进一步展现开放包容,做联合自强的表率。如今,在时隔5年后,中国成功接过了金砖国家主席国的接力棒,并提议启动了金砖扩员的新进程。展望未来,中国将同其他金砖国家一道,围绕“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主题,深化金砖合作,淬炼金砖“成色”,擦亮南南合作的“金字招牌”,为各国携手战胜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传递希望和信心。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新华网,2019年6月8日。
②Friedman,T., Our New Historical Divide: B.C. and A.C.-the World
Before Corona and the World After. The New York Times, 18 March
2020, p23.
③《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人民日报》,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