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基本特征看,新基建之“新”体现在内容、区域、主体和内涵等方面,它为新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新技术和新消费发展,开拓新的消费市场。以新基建促进新产业发展,不仅要加强5G基站、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硬”基建,还要以产权制度改革、营商环境建设、竞争制度建设等方式推动“软”基建,为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软件环境。
【关键词】新基建 新产业 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新基建“新”在何处
新基建是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的概念范畴,多指引领下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物联网等。从基本特征看,新基建之所以被称为“新”基建,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内容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国开展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内基础设施不管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还是乡村公路、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都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传统基建不再是新基建的主要内容,5G基站、城轨交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成了新基建的主要内容。
二是区域新。在上一轮基建投资中,国家坚持全面开花的基建原则,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基建落后、供给不足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及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人口从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向东南沿海集聚,从农村和中小城镇向大城市集聚,从而导致大城市群、经济圈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所以这一轮新基建以京津翼、珠三角等经济圈以及郑州、武汉、成都等大城市为投资的重点区域。
三是主体新。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不仅以政府债务、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等为重要投资方式,还积极发挥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在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比如百度、华为、海康、阿里等都是新基建的重要主体。
四是内涵新。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阔,远不止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涉及制度、秩序等“软”基础设施建设,如营商环境改造、医疗卫生体制度等都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新基建是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基础设施建设就像城市规划一样,要有前瞻性。从长远发展看,新基建能够为新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新技术和新消费发展,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所以说,新基建是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首先,新基建增加新动能供给。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增速下滑时基建往往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缓解经济下滑压力。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推出了“罗斯福新政”,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为美国经济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极大改善了中国在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电力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较落后的状况,为中国的互联网、物流业、电子商务、产业转移等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整体上降低了中国制造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与中国人口数量相当的印度,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印度工业化进程多年来一直止步不前,无法将巨大的人口红利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当前中国在5G技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铁、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启动新基建必然会进一步推动新产业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新动能。
其次,新基建推动新技术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知识、技术、创新等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制药、智能汽车等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5G网络、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智能电网、新能源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特高压、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支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封锁、打压,试图遏制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发展势头,在这种情况下新基建能够产生上下联动的经济效应,促进新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蓬勃发展,为新技术、新产业等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潜力释放。
最后,新基建促进新市场开拓。新基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的重要前提,虽然当前新基建规模较小,经济贡献度还不够大,但新基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推动8K电视、云办公、智慧城市、云游戏、自动驾驶、精准医疗等产业发展,到2024年大约释放几万亿元的市场规模。特高压建设将推动智能电网发展,提高能源供给安全,完善“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的能源供给体系,为制造业转型、新产业发展等提供充分的能源保障。此外,充电桩建设将推动汽车产业朝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创造万亿级的市场。城际高铁和轨交的发展,能推动长三角、京津翼、成渝等城市圈一体化,打造更高形态的都市圈城市群,进一步整合资本、技术、管理、知识等资源,推动新产业的裂变式发展。
以新基建促进新产业发展的路径
新基建是推动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下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引爆点。所以应以适度超前、统筹兼顾、多元协同的理念推动5G基站、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充分发挥新基建在新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以适度超前理念开展新基建。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持续保持低位,一些地区和城市面临人口收缩的发展困境,这些是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灰犀牛”。可以预知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率放缓,中国的基建工人数量会逐渐减少,基建成本会越来越高。此外,虽然国内许多地区都面临人口流出、人口减少等问题,但长三角等都市圈、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却在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42年将有80%的人口聚集于成渝、长三角、中原等19个城市群,届时这些城市群将面临严重的基础设施资源匮乏问题。所以,在新基建中应当坚持适度超前、超前规划的理念,加大对中原、成渝、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基建投入,改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轨交、高铁、医疗卫生、5G通信、电力、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为这些地区的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应当以超前思维看待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基建问题,在促公平、保基本、保安全的基础上适度控制这些地区的新基建投入,防止过度投入、无效投资带来的资源浪费。
第二,以多元协同开展新基建。应制定公正透明的行业规则、产业规划、准入标准、技术规范等,引导各类企业和资本有序参与新基建。给予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新基建中促进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对于商业价值较大的新基建项目,应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参与;对于正外部性强、整合难度大的新基建项目,应发挥政府的牵头和主导作用,发挥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在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华为、阿里、百度等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所以应发挥互联网巨头、民营高科技企业在这些领域的重要优势。
第三,以制度改革加强软基建。从广义上看,新基建不仅包括5G基站、城轨高铁、特高压、大数据中心等“硬”基建,还包括营商环境、产权制度、市场秩序、治理机制等“软”基建。要高度重视“软”基建在新基建的重要作用,稳步推动宏观调控机制、社会治理机制、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设,为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应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打击力度,保护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利益;建立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打击各种行业或地方保护主义,促使国企和民企同台竞争;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科创板、创业板和注册制改革,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在新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引导社会资本从房产市场流向资本市场,为新产业、新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作者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邵宇、齐鲁骏:《“新基建”需要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手抓》,《通信世界》,2020年第3期。
②陈端:《新基建,新动能,新机遇》,《经济》,2019年第4期。